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公司法律知识 > 正文

拖了七年,破产程序终于启动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佳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佳”负责编辑,主要解答26日上午,国棉一厂办公楼前,十几名老职工正在合影留念。其中一名老职工说,自己在国棉一厂干了一辈子,听说厂子进入了破产程序,以后也不会再开工了,于是跟几个老同事来此拍张照纪念一下。......本文有117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26日上午,国棉一厂办公楼前,十几名老职工正在合影留念。其中一名老职工说,自己在国棉一厂干了一辈子,听说厂子进入了破产程序,以后也不会再开工了,于是跟几个老同事来此拍张照纪念一下。

“千万别小瞧这座五层楼的建筑,在当时可是最高的建筑物之一,也是当时的济南‘地标’了。”原国棉一厂厂长、现任厂留守处负责人王建平说。

国棉一厂全称为济南第一棉纺织厂,位于凤凰山路1号,原名鲁丰纱厂,1915年由潘复、蔡儒楷和靳云鹏等诸军阀共同发起,属官办性质,1919年正式投产;1949年10月归属省人民政府领导,1996年被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兼并,更名为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第一棉纺织厂。

原一棉资产管理部部长蒋惠先今年59岁,他于1975年进厂,在国棉一厂工作了39年,可以说见证了国棉一厂的兴衰。他说,当时纺织业兴盛的时候,由5万锭加到10万锭,堪称山东省最大的纺织企业,“一听说家人在国棉一厂工作,邻居都相当羡慕”。

“85-86年是单位最后一次招员工。”王建平说,国民一厂设备老化,而民营企业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在民企增加生产规模的背景下,国棉一厂在此时压缩了生产规模。“农村劳动力不交保险,工资又低,对国营纺织厂冲击特别大,后来国棉一厂进行产业升级,搞一厂分四厂、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方法, 能找的方法也找了,仍然解决不了四千多人的生计问题”。

2008年因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拆除厂房的影响,又被迫减少纱锭1.7万枚,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负担,逐步依靠来料加工维持生存直至2012年4月30日全面停产。

克服四大难题

企业才得以破产

26日,记者来到原国棉一厂厂区的周围,当年机器轰鸣、车来车往的情景早已经不见了,仅仅留下了当时的大门。进入泛黄的大门,厂区里面都是各种家具、渔具公司、商行以及酒店。

“年龄大点的每月发三四百元,年轻一点的就发一百多元,远远达不到济南的基本工资水平。”王建平说,为了多赚点钱为职工发工资,单位把腾出来的厂房从事租赁业务,有了一部分收入,给下岗职工发点工资,但缺口越来越大。

“交了水电费就没有工资,发了工资就没有水电费”。王建平介绍,国棉一厂到2012年还有最后一千多人,养老保险从2005年就不交了。

对于职工而言,企业效益不好了,破产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企业想破产也不容易。“国棉一厂要想破产,面临着资金、政策、职工安置、资产评估四大难题。”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孙世会介绍,其实国棉一厂在2007年就随中国济南化纤总公司被国务院列入政策性破产项目计划,但是因为资金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无法启动。在市委、市政府进行困难国企帮扶解困以后,在2013年11月份解决了多年拖欠的职工医药费、死亡职工、死亡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职工工伤致残补助费、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等五项内债清偿资金1145.51万元,4659名在职和退休职工拿到拖欠已久的清偿资金。随后,摆在破产面前的资金、政策、职工安置、资产评估这四大难题被一一破解,条件具备后,济南市法院才受理,并于今年的11月5日正式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拖了七年,破产程序终于启动”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weixin/52255.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