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专利保护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王超”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外观专利保护 面对种类繁多的汽车,普通公众的第一印象自然来自于它们的外观。对于并不成熟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汽车外观设计是否讨人喜欢已成为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外观设计直接......本文有267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外观专利保护
面对种类繁多的汽车,普通公众的第一印象自然来自于它们的外观。对于并不成熟的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汽车外观设计是否讨人喜欢已成为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外观设计直接关乎汽车企业的命运,因此,汽车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及保护,一直受到汽车企业的高度重视。不过,在中国的大街上,你经常会看到一些汽车样子相似、品牌却不同,犹如双胞胎、甚至是多胞胎,令人眼花缭乱。那么这究竟是巧合,是相互借鉴,还是恶意模仿呢这个问题或许比较复杂,近年来,中国涉及汽车外观专利的诉讼逐渐增多,接连发生了“通用SPARK”与“奇瑞QQ”、“本田CR-V”与“双环来宝SRV”、“菲亚特熊猫”与“长城精灵”,以及“尼奥普兰星航线”与“中大A9”等多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诉讼。此外,一些中国汽车企业在欧洲与美国也遭到了外观设计侵权的起诉,如2007年9月,中国“双环CEO”车型刚一亮相法兰克福车展,宝马汽车就在慕尼黑当地法院起诉了双环及德国经销商,认为“双环CEO”侵犯了“宝马X5”的外观设计专利。
汽车外观设计雷同,不能仅以巧合来解释。任何一款成熟的汽车外观设计都经过创新、发展和传承的过程,才慢慢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对于汽车外观设计的构成元素,中国概念汽车设计师张程先生认为:“一些著名品牌的汽车外观设计都有历史的传承,以及很深的文化背景,所以整个设计都是延续的。比如奔驰汽车的外观设计可以看作是它的招牌,即使把奔驰的标志去掉,你还是能看出这是奔驰汽车。现在奔驰已经发展到第八代,对比第五代或是更早的奔驰汽车,不难发现它们在外观设计上的传承和延续。”
本田技研工业投资公司知识产权和法务部部长加藤秀司认为:“汽车外观设计在决定商品竞争力的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各汽车厂家会花大量时间、资金和人力进行外观开发。经过如此开发过程,消费者会发现各汽车厂家的各个车型具有不同特征。正如本田的H标识一样,具有特性的外观设计也是本田品牌构成的重要元素。”
汽车外观设计需要一个研发过程,而设计过程之艰辛,只有设计师的感受最为深刻。丰田汽车公司的设计部部长稻田真一说:“如果设计者想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努力,他就要不断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产生很多想法,然后不停地选取。比如在选择正确方向的时候,可能有A、B、C三个方向,作为一个设计的领导者,他就会把根据某个方向、某种理念设计出的东西和设计者交流,然后讨论到底哪个方向更适合市场需求,这样的讨论会重复很多次。丰田在欧洲和美国都有这样的设计基地,设计一款适应当地市场的车型需要很多人共同劳动,反复设计。所以说,为了设计出自己的汽车,有自主创新的东西,就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这是一个特别艰辛的过程。”
正因为设计过程的艰辛,设计师对自己设计出来的成果都有很深的感情,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设计被仿冒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气愤与失落。丰田的稻田先生谈到:“设计者设计一款新的车型肯定要付出很多努力,这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如果他看到自己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被别人仿冒,就好像一个大厨精心做了一道菜让人品尝,但别人却说特别难吃,就是这种感觉,特别失落。”
汽车外观近似究竟属于借鉴与学习,还是模仿与抄袭对于这个问题也存在争议,丰田的稻田先生的理解是:“借鉴行为是,设计者拿一些资料过来,经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得出一些包含自己劳动成果的东西;而抄袭呢,就是你看到一样东西好,然后直接拿过来用,没有任何自己的创造,这是最大的区别。例如,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会用到参考书,但是如果他把参考书里的东西直接写到自己的论文里,就不是参考了。”张程认为:“抄袭就是对外观的拷贝,而借鉴就是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人家的东西为什么好,怎么来实现这种感觉,让自己的汽车也有这种感觉。借鉴是从理念上进行学习,可以说,汽车外观设计的发展就是互相借鉴和促进的过程。”
与美欧和日韩相比,中国的汽车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真正崛起,在外观设计上步人后尘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外观设计风格,才更具竞争力。以欧洲为例,作为汽车工业的发祥地,欧洲汽车工业以其精湛的工艺、典雅而新潮的造型、大胆采用世界最新技术而著称。然而,欧洲各国较大的地域与文化差异,也造就了各国汽车迥然不同的设计风格。譬如,严肃谨慎是德国汽车的设计风格,并由此形成了稳重传统的品牌形象;意大利汽车外观的特点则是热情奔放,性感洒脱,超级跑车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大多造型夸张,车身线条复杂而独特,这些融入民族元素的设计理念都是外观设计的成功范例。
或许是中国汽车企业并未意识到民族元素的重要性,或许是个别企业急功近利,从而造成了中国汽车市场外观设计仿冒盛行的局面,谈到仿冒行为盛行的原因,本田的加藤先生说:“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原因,在和一些侵权者进行的诉讼或交涉中,我们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的内部人员没有研发意识。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目前也在谈自主创新,但实际上真正从零开始进行独立研发的企业非常少。有些企业自己不做研发,而是把某知名品牌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直接拿来,稍做改动后作为自己开发的东西,然后进行销售,这种现象很多。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处于恶性发展态势,即使在北京、上海的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也会出现模仿他人外观的国产汽车。
另一方面就是社会环境问题,以日本为例,如果一个企业生产了和其他企业外观近似的产品,并认为消费者会因为价格便宜去购买,那么他就错了,因为仿冒行为很令日本消费者反感。消费者不仅会反感这家企业的产品,而且会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产生反感。对企业来说,如果消费者不去购买你的产品,你就没有立足之地,这是整个社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此外,我们进行了很多诉讼,在诉讼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经验。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是很高。就法律而言,依据日本《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法》可以追究侵权人刑事责任,但是中国的《专利法》没有这方面规定。在中国,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诉讼的时间太长,五、六年是很平常的事情,即使最后权利人胜诉,得到的赔偿也很少。在一个历时五、六年的诉讼中,侵权人的行为不会停止,他会继续生产,在此期间他赚了很多钱,即使最后权利人胜诉,他得到的赔偿数额与受到的损失相比也只是很少一部分。这样一来,侵权企业会觉得侵权成本很低,因此他们就可以继续侵权,同时这也鼓励了其他企业效仿。对本田来说,汽车外观仿冒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全力以赴应对的课题,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难的一个课题。”
外观设计专利问题不仅在中国日益突出,在世界领域内,也是大小汽车制造商之间矛盾的焦点。欧盟委员会曾于2004年向欧洲议会提出议案,提议取消对汽车表面零部件设计的法律保护,开放欧盟25个国家的汽车表面零部件市场,允许独立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参与市场竞争。提议一旦通过,就意味着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的市场将完全进入自由化竞争阶段,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或独立零部件商将有权自行出售同类型的配件。放开的汽车表面零部件将包括汽车发动机罩、前后保险杠、门、灯、后面板、风挡玻璃、挡泥板等。欧盟委员会估计,如果欧盟成员国不对这些零部件的设计实行产权保护,欧洲市场汽配价格将便宜6%—10%。这一提案遭到德、法、葡、斯洛伐克等汽车大国的极力反对,目前提案仍未获通过。
汽车大企业极力反对取消外观设计保护,自然源于外观设计所带来的巨大利润。然而,外观设计被仿冒对汽车企业造成的损失很难估量,因为外观近似的汽车可能在价位和品质上都有差别,所以无法估计对被仿冒者的销售量造成多大影响。对于汽车这样的商品而言,也不会因外观相似而以假乱真,使消费者误购。
本田的加藤先生认为:“汽车外观设计的仿冒与假冒零部件不一样,消费者可能会把假冒零部件当真品买,但是对汽车来说,如果消费者想买本田车,那么当他看到一个仿本田外观的车型时,不会认为那就是本田车,误购的人肯定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计算销售方面的损失真是太难了。
如果市场上出现模仿本田外观的汽车,该汽车虽然很难被认为是本田的专有车型,但它会降低消费者对本田车的认知度,降低本田品牌的竞争力。比如某个厂家生产了与本田‘雅阁’车型外观一摸一样的汽车,消费者看到这个汽车,就会淡化对‘雅阁’的认知度,这可能也会降低本田品牌的知名度。
从另一个角度看,汽车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要素:技术、品牌和外观。如果外观遭到侵权,那就意味着我们产品的三分之一遭到了损害。此外,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一般会认为外观设计相同、性能也可能相同,汽车外观设计的仿冒会造成消费者的误解,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从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来看,外观设计仿冒行为会降低被仿冒外观的设计人员的开发欲望,而且在模仿他人外观设计而赚钱的公司出现后,又会有很多公司竞相效仿,如此下去,汽车产业将丧失整体的自主开发意识。”
近年来,外国汽车企业开始通过司法程序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中国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有关汽车外观专利的诉讼,本田公司就是其中的积极者参与者。加藤先生介绍说:“本田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相关诉讼已有60件之多,外观专利诉讼占很大比例。遇到外观仿冒行为,我们会向法院提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诉讼。”但是,包括本田在内,在中国赢得诉讼的外国汽车企业并不多,这也反映出在诉讼中判断汽车外观设计近似有很大难度。
加藤先生对比了中国与日本在汽车外观设计保护上的差异,他说:“在日本,汽车外观设计基本上依据日本《外观设计专利法》予以保护。日本与中国的法规除在刑事处罚、保护期限20年等保护水平方面有所不同外,其他法律规定基本相同。在日本,除了《外观设计专利法》,外观设计也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随着中国外观专利诉讼的增多,法院在这方面的判例也有所增加,中国法官在审理外观设计近似案件时采用的判断标准是众多汽车企业所关注的。此外,对于企业而言,除了通过诉讼保护自己的外观设计,如何运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战略,也是企业主动的保护手段之一。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外观专利保护”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weixin/26162.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