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股权转让法律规定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王连瑞”负责编辑,主要解答转让,股权,净资产,价格,收购,方式 关于国有股权转让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转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向谁转让;二是如何转让;三是转让价格如何确定。 国有股权向谁转让,......本文有184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转让,股权,净资产,价格,收购,方式
关于国有股权转让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权转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向谁转让;二是如何转让;三是转让价格如何确定。
国有股权向谁转让,也就是受让对象或者说谁有资格受让国有股权。这个问题法律法规早有界定,本来无需多讨论,但是,目前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管理层收购(MBO)颇有微词,认为管理层收购(MBO)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有失公平公正。这种认识通过媒体的传播被片面地放大了,以至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否定管理层收购的思潮。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国有股权的受让对象问题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从法律规定看,凡是具备实际履约能力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国有股转让的受让人,或者说国有股的收购人。《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5条更是明确规定了管理层和员工可以进行上市公司收购。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股权转让印花税
有人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国有股转让的六种模式:一是“深发展模式”,即将国有股转让给外商;二是“科龙模式”,是将国有股转让给国内私人企业;三是“美的模式”,是将国有股转让给企业管理层;四是“TCL模式”,是将国有股分别转让给外商和管理层;五是“职工持股模式”,是将国有股转让给企业职工;六是“深赛格模式”,是将国有股通过公开拍卖方式转让给收购人。
由此可见,管理层与员工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份不仅具有法律法规的支持,更有成功的实践予以证明。更应该明确的是,对经营状况较好的国有企业来说,其经营管理者更有资格和条件受让国有股份,因为他们对这部份国有资产的增值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理应得到回报。我们知道,对一家国有企业来说,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由不同的企业经营者来经营,其经营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优良的经营成绩正是企业家才能发挥的结果。对椰岛公司来说,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既无资源垄断,又无技术垄断,更无资本优势,从事的又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保健品行业,类似的国有企业在中国在海南有许多家。椰岛能有今天,主要靠的是企业家的经营才能,正是这种经营才能,才使国有资产在短短十一年时间里增值了32.3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企业经营的惯例,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的贡献是有回报的,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合理回报的机制。在国有股转让的今天,由企业经营者来购买国有股权,正是对企业经营者特殊贡献的一种回报,正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途径索取回报而行使的一种权力。
国有股如何转让,也就是国有股通过何种程序何种途径方式进行转让。在转让程序上,通过审批是必要的,对此各界并无疑议。但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转让,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是目前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管理层通过协议受让国有股权也颇有微词,认为有失公开公正,这种认识通过媒体的传播也被片面地放大了,它使人们认为国有股权必须通过公开信息的途径进行转让。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对国有资产所有者来说,也是一种陷阱。《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3条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上市公司收购的三种方式,即协议收购,要约收购或者集中竞价方式收购。就股权转让的出让和受让双方来说,不论是协议转让,还是要约收购,或是集中竞价甚至公开拍卖,都是允许的,采取何种方式和途径完全是当事人自己的权力。应该强调的是,协议转让是市场经济条件中最主要的股权转让方式,不论是资产重组还是并购,不论是企业参股还是股份转让出售,基本上都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进行的,而协议转让的特点就是一对一的谈判,这种谈判必然是私下进行的,是不公开的。只有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保证出让方和受让方的利益。前面所讲国有股转让的六种模式中,前五种都是通过协议方式转让的。
如何确定国有股转让价格,一般讲应该由市场确定,由出让方和受让方双方达成一致予以确定,但在上市公司中,国有股转让价格的确定有一些特殊性。国家规定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据说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这里有进一步商榷的地方。首先应看到,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其资产总额及每股净资产普遍被高估。另外还应该看到,国有股增值最终是由经营状况决定的,而不是由转让方式决定的。国企上市时每股净资产价格与转让时每股净资产价格可能是不同的。这里有几种情况:一是国有股转让时每股净资产价格高于上市时每股净资产的价格;二是低于上市时的价格;三是每股净资产价格不变。不论哪一种情况,国有股每股净资产价格的变化都是由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的,转让本身不能说就一定能保证国有股增值。假设某国有企业上市时每股净资产价格为2元,经过几年的经营,每股净资产增值为3元,而国有股转让时每股价格按2.8元确定,这样做难道能认为国有资产没有增值吗?难道可以简单地说国有资产流失了吗?
把每股净资产价格作为国有股转让价格的底价,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做到呢?回答是在协议转让的情况下。如果在公开竞价或拍卖的情况下,即或把每股净资产价格作为底价,也可能形成流拍,最后迫使国有资产管理当局降价出售。这里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深赛格每股净资产一直在1.6元~1.7元之间,而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将所持有的深赛格国有法人股在公开举行的拍卖会上通过竞价拍卖,结果转让价每股仅为1.155元,实际上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30。因此,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更不能保证国有股转让价格一定会在每股净资产价格之上。
现在简要概述我的认识和观点:
1、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的转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向谁转让;二是如何转让;三是转让价格如何确定。
2、凡是具有实际履约能力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国有股权转让的受让人或者说收购人。管理层和员工当然可以通过企业法人的方式收购国有股权。尤其是对管理层来说,由于他们对所在企业国有资产的增值作出的特殊贡献,有理由得到回报,因此更有资格和条件成为国有股权的收购人。
3、协议收购、要约收购和集中竞价交易,是国有股权转让的三种方式,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惯例以及我国国有股权转让的基本实践看,协议转让是股权转让的最主要的方式,而协议转让本身就是在私下进行的,是不公开的,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出让方和受让方的利益。
4、国有股权以每股净资产价格作为转让的最低价格定位,只有在协议转让的情况下才更有可能实现,因为这种转让价可以作为协议转让的条件。如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则有可能出现流拍,在此情况下,国有股的出让人必须降低出让价,因而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回收。
5、目前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管理层和员工通过协议转让方式收购国有股权颇有微词,以至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否认管理层和员工收购的思潮,这是不正常的。他们没有看到管理层对所在企业国有资产价值增值所作出的特殊贡献,没有看到这种特殊贡献本身应得到回报,也没有看到在实践中协议转让是股权转让的主要方式,对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必须正本清源。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关于国有股权转让法律规定”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weixin/14147.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