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法律法规知识 > 正文

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看紧缩流动性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欧光明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欧光明”负责编辑,主要解答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极小变动会通过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应量的较大波动,因此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很少被使用。而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相继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有94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极小变动会通过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应量的较大波动,因此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很少被使用。而我国自2003年以来已相继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从2006年7月到2007年2月,七个月内变动了五次,共提高2.5个百分点,冻结约8000亿元流动性资金,有文献称之为“乱世用重典”。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变动的原因是什么,效果如何,能否构成“重典”,发展趋势又如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过剩流动性的产生

自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强制结汇制度以来,外贸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国内证券市场等等,提供了大量的外汇供给。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从1994年底的516.2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底的10663亿美元,尤其是从2000年到2006年年增长率高达37%(见图1)。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一。

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

在外汇储备激增和结汇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来购买外汇,以完成固有的外汇市场“清道夫”的任务。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上升,从而导致基础货币调控空间的减小和调控被动性的加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运行。1994年,我国外汇占款为4503.9亿元人民币,占基础货币的29.34%;2003年和2004年分别达到了29841.8亿元人民币和45939.99亿元人民币,占比达到56.47%和78.05%。近来有紧缩倾向的货币政策对控制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边际上仍存在流动性过剩的现象。过剩的流动性将会带来物价水平上升、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发展不稳定、货币政策失灵等不良后果,为此,回笼过剩的流动性刻不容缓。

二、回笼过剩流动性分析

从理论上讲,回笼过剩的流动性资金渠道有三:一是公开市场出售,二是提高利率,三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一)公开市场操作初见成效,但成本趋高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利率和基础货币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公开市场出售能够减少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具有灵活、准确、快速、主动等特点。为了对冲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过多的基础货币投放,维持汇率稳定,央行采取了发行票据的方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2003年以来,央行票据余额增长幅度很大,2003年底到2005年底,央行票据余额从3376.8亿元飙升到20296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从3376.8亿元上升到9247.13亿 元(见图2)。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看紧缩流动性”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75419.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