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倾销博弈解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皮建勇”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内容摘要:本文用博弈论对近几年我国连续遭受的国际反倾销事件分析,探讨了在全球化竞争中各种利益主体反倾销博弈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及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不合......本文有287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内容摘要:本文用博弈论对近几年我国连续遭受的国际反倾销事件分析,探讨了在全球化竞争中各种利益主体反倾销博弈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及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外向性经济发展战略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反倾销 博弈 产业结构优化
据WTO总部2004年的数据显示,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中国已经名列世界第三,这标志着我国企业已经登上世界舞台与各国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与合作。在新一轮竞争中,我国要抢占全球竞争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沉着应对反倾销问题,找出在外向性经济发展的瓶颈,科学制定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竞争战略。
反倾销的成因及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倾销是指某国的制造商或出口商将某种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的贸易行为。它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影响了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破坏了市场规律,给进口国的产业造成损害。反倾销是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产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
根据WTO的反倾销关税案件统计,我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反倾销关税最大对象国。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的主要表现为:案件数量迅速增长,涉案商品范围日益扩大,被征收的反倾销关税税率越来越高,涉案金额不断提高,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由于反倾销的行业相对集中于我国出口最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客观上大大减少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增加了我国下游产业中间投入的成本,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作用。
政府在反倾销博弈的角色分析
随着利益时代的到来,任何一个具体的经济社会事务都可以成为一种利益,从中滋生出一群分享这种利益的人,并围绕这种利益进行博弈。随着社会分化的加深,不同的利益群体逐渐形成,市场和社会就成为利益博弈的基本框架,反倾销的博弈也就显示了市场经济机制和社会结构分化的双重作用。当市场取代再分配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的时候,利益的分配已经不是主要取决于国家的意志,而是市场和社会中的利益博弈。
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应该保持超越性与公正性,尽量避免直接介入市场活动,甚至成为市场中的利益主体使经济生活中的利益关系失衡,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在目前利益主体发育不均衡、强势过强、弱势过弱的阶段,政府要有策略地介入市场博弈,尽量避免市场中博弈的一边倒,避免一些群体对政府决策的较大影响,为利益的表达和博弈制定规则,设立制度安排,以保障利益博弈健康有序地进行,促进相对和谐的利益关系和格局的形成,避免导致利益格局的失衡。
我国出口屡遭反倾销的深层次原因
国内外向性经济发展存在宏观政策和管理缺陷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我国外向性经济发展存在宏观政策和管理缺陷。一是没有妥善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的关系;二是在外贸融资上缺乏风险投资的支持,在税收上没有给国内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 三是国家没有专门的机构来协调、统筹管理我国对外贸易,使得出口秩序混乱,众多企业和产品出口同一市场竞相压价,自相残杀;四是出口管理无序,商品出口目的地过于集中;五是政府对经济指标的考核不合理,不合理的出口企业政策补贴,从客观上助长了不计成本、低价出口之风的蔓延。
国内产业自身的发展问题
我国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不科学的原因,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也是经常被反倾销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来源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外资的分布存在产业不均衡,第二产业外资比重偏高,而在国际资本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商业、外贸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很少。二是投资方式与目前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不相适应,以收购兼并方式为主的全球跨国投资难以在中国确立主导地位,直接影响了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三是民族工业的保护不合理,没有建立起完全竞争的市场。在传统工业领域存在进入壁垒,生产能力过剩,发展空间有限,外商投资增长难度较大。四是产业结构优化不科学,未把握世界发展的前沿。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产业组织结构过于分散,缺乏实力雄厚,市场占有率高和竞争强的超大型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受到严重阻碍。很多产业处于分工的低端,出卖的实际只是劳务、所赚取的仅仅是一些劳动力价值而已,因此在国际竞争中难以立足。
国际上贸易保护现象严重
国际上反倾销博弈和政府之间的贸易保护使我国频繁地被国外反倾销,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持续疲软,导致世界性的贸易保护再次盛行,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二是由于政治上的偏见,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未完全确立,在国际贸易中受到贸易歧视待遇。在反倾销调查中,世贸组织成员采用第三国的替代数据,并且往往把工资水平高的国家作为第三国,这就很容易得出被调查企业实施产品倾销的结论。三是随着各国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日趋增强,反倾销具有国际连锁效应,多我国影响较大。
优化我国外向性经济发展措施
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全球要素资源加快流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理性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何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确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充分发挥我国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尽快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深入了解国外的反倾销法律、法规,及时跟踪我国出口商品被进口国反倾销机构立案调查的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反倾销提前预警并及时制订相应对策;三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在继续参与多边进程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同东盟、中亚等地域临近国家的区域合作进程,努力扩大跨区域的双边经贸合作范围,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国外反倾销;四是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继续深入、均衡开拓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有步骤、有选择地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使我国出口市场在全球形成合理的、有层次的多元化布局,从而分散市场风险,扩大出口。
不断提高出口商品附加价值及档次,逐步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一方面要认真搞好市场调研工作,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各种信息资料,合理谨慎地制订其出口商品的价格,避免价格水平过低,不触犯或少触犯当地生产商的利益。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实现从“以廉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反倾销的被动局面。
顺应世界潮流,明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通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结构调整,加快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为核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逐步向核心技术领域推进;利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的机遇,把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提高内在质量,形成新的制造业技术优势,占领世界市场。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树立全球战略眼光,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研发、销售体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兼并收购当地企业等方式,把资源配置延伸到国外,从而将出口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贸易,有效地规避反倾销。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我国大规模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商的技术、专利、销售网络乃至合资、合作后的品牌,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以返销的形式进入其国内市场。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通过以当地厂商的资格取得东道国提供的流动资金供给、能源供给、原材料供给和交通运输、通讯等各种基础服务,直接地从国外取得低成本的自然资源供给,间接地享受东道国当地资源供给和基础服务。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高度,促进一般产业及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以企业资产重组为重点、以技术升级为基础,构建一个与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有自主开发能力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群落。通过借助外力,实现产业重组和改造;通过竞争取得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通过推进产业合作扩大发展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加强产业合作与协调,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产业优势转化为直接的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技术创新核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形成“以人为本”、资源集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资源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完成产业和品牌的优化组合;通过外开放努力提高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更多地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企业将国内成熟的工业技术转移到海外,加大开发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力度。大力培育具有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业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把握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动权。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要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要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创造国内产业正常经济贸易环境和条件。通过创新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指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工作,提高产业综合竞争能力。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落后技术产业、企业退出、转优机制,防止过度重复建设。通过建立一套评估指标和技术指标,促进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有前途、有需求产品的发展;通过建立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制定适当的配套措施,与进口限制相协调,适当保护国内特定产业;通过合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多项补贴项目,包括地方预算可以提供给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补贴,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用于扶贫的直接拨款和贷款,科研开发基金,部分基础设施基金,减免税和退税,重要能源产品补贴,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高科技企业以及贫困地区企业等所得税减免。
参考文献:
1.鲍晓华.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经济效应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纵横,2004年第1期
2.何娣.WYO保障措施在现代贸易中的应用及我国对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5
3.王晓玲.反思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战略—“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彻底失败.商务周刊,2002年2期
4.章玉贵.中国离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多远.经济时刊,2004年第2期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从反倾销博弈解析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74169.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