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法律法规知识 > 正文

信息透明不等于放弃控制信息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伟南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伟南”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信息控制】信息透明不等于放弃控制信息 摘要:美国国务院外交文件披露之后,《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凭借有如神助的春秋笔法,大谈特谈“维基解密爆料显示中国政府策划针对谷歌的黑......本文有182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信息控制】信息透明不等于放弃控制信息

摘要:美国国务院外交文件披露之后,《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凭借有如神助的春秋笔法,大谈特谈“维基解密爆料显示中国政府策划针对谷歌的黑客攻击行动”,并迅速成为其他西方主流媒体广为接受的主标题。

2010年波澜不惊的全球数字空间上演着一幕大戏,以爆料著称的“维基解密”网站,今年进行了三波爆料行动:4月,维基用视频披露美军驾驶员如何扫射击毙路透社记者;8月,通过曝光数十万页战争档案,披露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行动中美军造成并掩盖了大量的平民伤亡;11月,披露大量美国国务院内部的机密文件,其中涉及众多外交内幕。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原计划动员媒体和公众,阻止正以反恐名义高速运转的美国国家军事机器。但事态的发展远超过阿桑奇的构想。

此次美国国务院外交文件披露之后,《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凭借有如神助的春秋笔法,大谈特谈“维基解密爆料显示中国政府策划针对谷歌的黑客攻击行动”,并迅速成为其他西方主流媒体广为接受的主标题。更有甚者,12月1日,国际刑警组织的网站上刊登出了一条新的“红色通缉令” ,资料显示这条由瑞典方面发出的红色通缉令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在全球范围抓捕阿桑奇。所谓“红色通缉令”根据BBC的解释,只是“鼓励人们只要有此人的消息就立刻向警察报告。”但是时机拿捏的“巧合”足以让人深思。

从维基解密爆料到“全球通缉”阿桑奇的演变,除了事情本身之外,更提醒人们到了认真思考全球化时代如何处理信息透明与信息安全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规范政府运用何种能力以保护信息安全的时候了。

首先,维基解密的系列爆料显示个人借助信息技术以及跨国网络的协助,已经能够凭借披露核心信息,直接动摇维持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从实践来看,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行为始终有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成分,但长期以来国家之间形成了某些具有默契的行为规范,彼此注意为对方保留最起码的尊严和底线。就这点来说,此次阿桑奇披露美国国务院内部机密文件的行动,确实有些过线了。不管不顾地把一些私下的东西都公开,某种程度上已经将自己放到了所有主权国家的对立面上。而这些资料的获取,是来自政府决策圈内的人士,虽说是圈内人,但所谓的美圈内人士也大概有300万人之巨。300万分之一的概率,下载了1.6G的文本文件,用一个优盘带出了内网。对于国家来说,如何应对此类挑战,确实是个巨大的难题。

其次,维基解密爆料之后西方主流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凸显了西方发达国家软实力以及长期构建的行为规则,正在日益凸显其优势。事实上,媒体解读和报道这些资料的角度,是超过阿桑奇控制范围的。于是出现的现象是拿到了战争档案的媒体,如《纽约时报》,第一时间派员到白宫协调报道口径,然后再协调一致地刊登。显然,此间涉及的是在特定议题报道中所展示出来的美国媒体的自律。这种自律的构建,是西方媒体与政府互动游戏规则的产物,也可以看作是美国政府能力在全球化时代的最新体现。同时,尽管高度推崇信息自由和信息透明,但面对爆料,美国政府做出的反应显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承受毫无节制以及不加区别的爆料,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透明,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对信息的控制;同时,信息控制的范围和限度,显然也在日益受到压力与挑战,大范围严密控制海量信息,日趋成为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第三,虽然中国政府不是阿桑奇直接爆料的对象,但《纽约时报》的春秋笔法以及抨击中国政府能够带来的巨大附加效应却让中国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显然,中国政府也应该从中汲取相应的经验:以美国政府的财力、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的制度安排,仍然“家贼难防”,显然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要试图在全球化时代继续维持对信息的绝对垄断和控制,已经变得既不可能,也不可行。主动而有针对性地放松管制,尽可能有选择性地提供更多的信息,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政府—媒体互动关系,可以逐渐建立受众对政府公开性和透明度的承受力和信赖程度,而且更能够帮助中国媒体在国际上建构公信力。

同时,此次阿桑奇的爆料波及了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的外交活动,显示单一国家可能无力单独抗衡这种不对称信息的挑战,如何以一种有序且有节制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基于“搞臭”原则的“全球通缉”来对付挑战,应该成为各国共同思考的命题。当然,对美国来说,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要对滥用信息技术优势推动互联网革命的冲动进行必要的克制。针对涉及国家安全以及核心利益的绝密信息,如何有效地运用制度与技术的手段进行积极的防御,将成为包括中国政府在内各国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新挑战。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信息透明不等于放弃控制信息”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69248.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