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法律法规知识 > 正文

如何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架构?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武彩霞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武彩霞”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尽管大多数的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遵守既定规定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质量安全事故依旧是时有发生的,故而为了更好的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本文有200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尽管大多数的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遵守既定规定法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质量安全事故依旧是时有发生的,故而为了更好的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规定,如何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架构?

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架构

总包项目质量计划发布后,总承包方成立以(执行)项目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包括各参建方项目经理在内的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并建立以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为核心的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组织架构中各组成机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

由于项目工程质量责任由总包单位负责,而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操作班组,因此项目的质量管理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即总承包方、分包方、分包方的作业班组三个管理层。只有将三个管理层有效地串联起来,并将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到作业班组中,才能切实落实总承包方的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才能使质量控制有效运行。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医疗事故纠纷如何与医院谈判?医疗事故纠纷责任如何识别?

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应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改进,保证项目各管理层级、各参建方各岗位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以及项目管理的各种规范、制度、标准,推进实现项目质量目标的业务流程、管理机制和资源整合的有机构成。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的划分

项目应至少设立设计技术部、工程协调部、专业部门(钢构、装饰等)、质量部等主要部门,负责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其中设计与技术部主要负责设计协调、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工作;工程协调部主要负责项目公共资源调配,以及工序作业界面衔接、平面管理等工作;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专业内设计、采购、建造等方面的全周期监管;商务部主要负责通过合同、协议等将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开展合同交底、配合落实质量考评与工程款挂钩实施等工作;质量部主要负责质量计划编制、执行及维护工作,以及过程检验评定等工作。

(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法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管理计划为指导,以过程管控为主线,按照PDCAE循环改进原理开展。

1、计划

即质量管理计划(策划),确立目标并制订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在该阶段,应根据其任务目标和实施责任范围,建立项目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对质量管理程序、技术措施、资源配备、检试验要求、不符合项处理等内容,明确具体规定并形成书面文件,提供管理操作依据。

2、实施

包括质量管理计划的交底和按计划落实实现质量目标的保障措施。交底的目的是促使每一个作业者和管理者,熟识计划的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项目质量管理标准与方法,从而规范设计、采购、建造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正确有序落实计划保障措施,推进实现质量目标。

3、检查

对质量管理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管理程序的检查、建造过程中的三级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保障措施;项目实际情况与质量管理计划的匹配度是否发生变化。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和确认。

4、处置

可理解为质量管理计划保障措施的维护,在计划执行阶段的检查中所发现的质量问题或不符合项,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处置主要分为整改处置和改进处置两个步骤,前者是采取措施,解决当前的质量问题和缺陷;后者是由相关责任归口管理部门反思问题症结,制定改进措施,实现后续类似问题的质量预控。

5、考核

考核机制是建筑项目实施的准绳,限定了参与各方的实施范围及实施量化标准;考核机制是建筑项目实施的润滑剂,为参与各方提供充分的工作动力,保证了团队积极向上的活力,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保证。在考核机制的作用下,可有效保证项目质量执行控制。

二、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项目质量管理必须依托业务流程的执行,以及监控重点的识别,即提高决策质量、设计质量、采购质量以及建造质量。尤其是建造环节,质量影响因素复杂,必须加强对质量活动和质量行为的管理。

(一)项目质量控制程序化

由建筑工程特点决定,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布于不同的业务流程中,各个流程发生偏差都会对整体质量控制产生影响,并有可能将偏差累加到后续过程。采取程序化管理模式,在重复或相近工作中运用,可达成标准一致、管理一致、质量一致的控制效果,因此程序化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点。项目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应依据项目特点,编制并动态更新各项质量管理程序。包括技术质量保证文件管理程序、材料进场程序、过程验收程序、工序移交程序、结构实体测量管理程序、不合格品处置程序、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程序等,形成操作流程图指导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程序化工作,应由工程总承包主导,在各项业务程序化的基础上,参建各方按照各种程序、制度开展工作,管理者通过流程管理,以提高执行的控制效果。同时,各种管理表格、流程等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参建各方的不断完善,促进控制效果不断提高,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二)项目质量监控重点识别

在建筑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质量监控的重点内容和督查方式,特别是对设计、采购、建造之间界面的质量管理风险识别。因此在过程中应对设计、采购、建造、试运行等不同阶段的工作界面实施控制,实施一体化质量缺陷的预防。

1、设计与采购工作界面的质量控制重点:报价的技术评审和供货商图纸的审查、确认等。

2、设计与建造工作界面的质量控制重点:设计的可建造性分析和设计、建造的合理交叉、设计问题的的处理和设计变更对建造质量的影响等。

3、设计与试运行工作界面的质量控制重点:设计及其试运行方案满足试运行的程度、设计对试运行的指导与服务的适宜性等。

4、采购与建造工作界面的质量控制重点:进场材料验收结果和设备开箱检验的组织成效等。

5、采购与试运行工作界面的质量控制重点:设备材料质量对试运行结果的影响等。

6、建造与试运行工作界面的质量控制重点:各种设备的试运转及建造缺陷修复的质量等。

(三)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1、技术先行

各分项工程在开展施工之前应编制专项方案,审批后进行针对性交底,为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2、样板引路

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制作工艺样板,将对应的每一道工序展示出来,经各方验收合格后对照样板进行二次交底,再开展大面积施工。

3、质量控制点

施工之前应识别质量控制点,对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监控。质量控制点的确定主要依据关键工序以及隐蔽工程部位,例如给排水管道的压力测试等;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例如地下防水施工;对后续工程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或部位,例如高大模板的支撑与固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例如超高层塔冠安装焊接变形控制。

4、质量检查

涵盖对成品及半成品制作过程的检查、对各专业分包方在施工全过程的检查、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等。主要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具有有效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测报告;过程中重点检查各专业分包方的施工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是否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检查各工序衔接是否合理、交接条件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施工内容立即要求返工整改,从施工行为和工程实体上进行双重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各组织机构,需要明确自己的义务,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由项目经理制定,根据该管理体系的规定,在施工的过程中,监督机构、施工单位等,都需要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定实施操作作业。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架构?”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59539.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