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行为中断诉讼时效吗?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郑志彬”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一、开庭行为中断诉讼时效吗? 开庭行为中断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抗辩提出时间有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提出时间是一审期间,《民事诉讼法》规定,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本文有49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一、开庭行为中断诉讼时效吗?
开庭行为中断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抗辩提出时间有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提出时间是一审期间,《民事诉讼法》规定,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2、且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现在取保候审多久开庭?
3、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该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二是该证据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是指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是什么?
1、起诉。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这一行为是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行使请求权。改变了不行使请求权的状态,故应中断诉讼时效。
3、认诺。基于义务人认诺所承担的义务,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重新得以明确,诉讼时效自此中断,并即时重新起算。认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
诉讼时效在我们国家《民法典》当中有明确的规定,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当然并不意味着诉讼时效就是一成不变的,是会存在着中止中断的情况的,比如说如果其中一方存在起诉要求义务方行使权利的话,就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开庭行为中断诉讼时效吗?”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55568.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