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怎么办?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童春德”负责编辑,主要解答《民法典》第1177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本文有54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民法典》第1177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
受害人采取的措施不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一般来说,私力救济分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属于自卫行为,而本条属于自助行为。自助行为与见义勇为的区别在于是助人与救己。
理解民事自助行为时,需要注意以下六点: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民事诉讼费收费标准
一是,必须是为了保护权利人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就是只能为了自主利益而行为。为了邻居、他人的利益或者公共利益而实施某种行为,可以构成见义勇为,不是自助行为。
二是,必须因情势紧迫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或保护。
三是,自助措施必须为法律和社会公德所认可的合理强制措施,不得使用威胁语言和其他暴力措施,不能超越必要的限度。
四是,不得采取非法措施或超越适当限度的措施,必须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措施。
五是,采取自助行为后获得自保效果时,要么债务人清偿债务后予以解除自助行为,要么此刻向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予以求助。
六是,人民法院在认定自助行为时,必须要把握自助行为的权利基础的合法性、紧急性、暂时性、适当性等要求,不能扩大适用和任意适用,认定的标准要严格。
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来不及请求有关部门介入的情势下,如果不采取措施以后就难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现时,权利人采取合理自助措施,对侵权人的人身或财产进行必要的限制,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的行为系自助行为,免于承担侵权责任,但采取的自助措施过限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采取自助的行为获得自保,债务人清偿债务之后可以解除自助的行为,可以向有权利处理的国家机关求助,人民法院认定自助的行为不能扩大适用和随意适用。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怎么办?”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53402.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