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无效行为有哪些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廖向文”负责编辑,主要解答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一、《民法典》无效行为有哪些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三) 一......本文有46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一、《民法典》无效行为有哪些
(一)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二)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公司股权出质无效是什么意思?
(三)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四)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 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七)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二、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含义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其含义是:
1、自始无效。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自行为开始起发生,该行为之意思,从开始起就不被法律所认可;
2、当然无效。即无效民事行为,无需任何人主张,也不待法院或仲裁机构宣告,即无效。该行为无效不以主张、确认和宣告为要件;
3、意思无效。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是指当事人意思不发生效力,而不是说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三、哪些情况下无效行为不可撤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民法典》无效行为有好几种,只要违法了其中一条,都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大家在签订合同或者是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对方是完全有民事行为的、并且签订合同的同时一定是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签订,并且是自愿的前提下。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民法总则无效行为有哪些”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48176.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