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节是什么?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黄开宙”负责编辑,主要解答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未成年人需要监护其他人的监护,而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或者其他关系亲密的长辈,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责任,对未成年人的......本文有63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未成年人需要监护其他人的监护,而监护人一般为父母或者其他关系亲密的长辈,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责任,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有的监护人个人行为不当,对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不应由此人继续监护,那么监护关系终止的情节是什么呢?接下来365律师网作者将为您介绍。
一、监护关系终止的情节
《民法典》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民法典前高空坠物的规定是什么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二、监护关系
监护是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各国在理论上对监护的界定不一致,同时,各国民法典中对监护的规定也不尽相同。通常认为,监护就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监护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制度。监护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我国规定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
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综上所述,当被监护人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或者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后,两者之间的监护关系才算终止,否则,监护关系将一直保留。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有着监护的义务和责任,在未成年人成人之前,都应对其进行监护。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监护关系终止的情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民法总则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的情节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47622.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