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可撤销五年怎样理解?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罗嘉山”负责编辑,主要解答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对于某些虽然已经成立但却并不属实的相关民事行为是可以行使撤销权的。而关于撤销权,民法典也是进......本文有88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对于某些虽然已经成立但却并不属实的相关民事行为是可以行使撤销权的。而关于撤销权,民法典也是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的,清楚了解相关规定有利于更好的行使撤销权。那么,可撤销五年要怎么理解呢?一起随365律师网作者来看看吧!
一、可撤销五年怎样理解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任意撤销权及其限制】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撤销权
撤销权又称“否认权”。破产财产的管理人对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前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损害破产债权人共同利益的行为,有否认其效力,申请法院予以撤销,恢复原状,并追回转让财产的权利。撤销权设立的宗旨在于防止债权人共同利益因破产人在破产宣告前对财产的不当处分行为而受损害。被否认的行为在破产宣告前本是有效的,破产宣告后因有损债权人共同利益而又可能恢复原状或追回财产才被否认撤销。一些国家的破产法将得行使撤销权的情况分为无偿否认、故意否认、危机否认等数种。
三、撤销事由
(1)重大误解。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条否定了当事人的请求变更权。
(2)欺诈。
相对人欺诈: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只有受欺诈人有撤销权,加害人没有撤销权。
第三人欺诈: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三人欺诈,受欺诈方请求撤销民事法律行为,须受欺诈方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比如,甲与乙签订合同,是由于第三人丙的欺诈,须乙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丙的欺诈行为,甲才能成立撤销权。
(3)胁迫。
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胁迫人可以是相对人,也可以是第三人。只有受胁迫人有撤销权。例如,甲胁迫乙与丙签订了合同,受胁迫人乙可以请求撤销该合同,甲和丙都没有撤销权。
(4)自始显失公平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只有受害方有撤销权。本条将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合并,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乘人之危造成自始显失公平;一种是利用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造成自始显失公平。
以上便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与法律知识了,希望大家能认真的阅读,以便更好的帮助到大家。也提到了可撤销五年的一些事项,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五年算是一个不变期间,其他时间的计算都要在这五年内进行。要是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线咨询。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民法总则可撤销五年怎样理解?”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47570.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