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逾期诉讼规定是什么?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瑞”负责编辑,主要解答老百姓因为民事纠纷打官司的时候,要在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提出。之前法律规定是两年,现在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改到了三年,这样更有利于债权人维权。我国民法典专门有一个章节讲述......本文有68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老百姓因为民事纠纷打官司的时候,要在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提出。之前法律规定是两年,现在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改到了三年,这样更有利于债权人维权。我国民法典专门有一个章节讲述诉讼时效,那么民法典逾期诉讼规定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一、民法典逾期诉讼规定是什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责任有哪些内容?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日如何确定?
(一)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三)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三、哪些情况下诉讼时效中止?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四、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按照民法典逾期诉讼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是三年,超过这个时效当事人提请民事诉讼的话,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说超过诉讼时效的话,当事人就失去了胜诉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债务纠纷牵扯的事情比较多,往往一耽误处理时间就比较长,如果当事人没有及时发起诉讼,自身的权益就可能面临无法保障的风险。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民法总则逾期诉讼规定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47173.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