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法律法规知识 > 正文

环境污染侵权的案例有什么意义?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黄佩丽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黄佩丽”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人们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环境为代价的,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也尝到环境对人们的反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一起又......本文有77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人们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环境为代价的,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也尝到环境对人们的反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一起又一起的环境污染侵权的案例发生,那今天我们以具体的某个案例为例,分析一下这些案例的意义。

一、环境污染侵权的具体案例的基本案情

2008年7月29日,谢知锦等四人未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擅自扩大采矿范围,采取从山顶往下剥山皮、将采矿产生的弃石往山下倾倒、在矿山塘口下方兴建工棚的方式,严重毁坏了28.33亩林地植被。2014年7月28日,谢知锦等人因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分别被判处刑罚。2015年1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自然之友)、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以下简称绿家园)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四被告承担在一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的责任,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134万元;如不能在一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则应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10万余元;共同偿付原告为诉讼支出的评估费、律师费及其他合理费用。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二、裁判结果

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谢知锦等四人为采矿占用林地,不仅严重破坏了28.33亩林地的原有植被,还造成了林地植被受损至恢复原状期间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依法应共同承担恢复林地植被、赔偿生态功能损失的侵权责任。遂判令谢知锦等四人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五个月内恢复被破坏的28.33亩林地功能,在该林地上补种林木并抚育管护三年,如不能在指定期限内恢复林地植被,则共同赔偿生态环境修复费用110万余元;共同赔偿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127万元,用于原地或异地生态修复;共同支付原告支出的评估费、律师费、为诉讼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16.5万余元。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一审判决。

三、典型意义

本案系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全国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涉及原告主体资格的审查、环境修复责任的承担以及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的赔偿等问题。本案判决依照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确认了自然之友、绿家园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以生态环境修复为着眼点,判令被告限期恢复被破坏林地功能,在该林地上补种林木并抚育管护三年,进而实现尽快恢复林地植被、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首次通过判决明确支持了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的赔偿请求,提高了破坏生态行为的违法成本,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理念,判决具有很好的评价、指引和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每个具体的环境污染侵权的案例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人类敲响警钟,告诉我们保护环境重要性。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人类耐以生存的环境。对于那些以破坏环境来谋求眼前发展的个人或是企业,最终会为其破坏环境而付上违法的成本。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环境污染侵权的案例有什么意义?”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222677.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