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法律法规知识 > 正文

“绿卡”制度毕竟是进步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陈家佳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陈家佳”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一项制度出台或者修改,必然面对人们的评价好,或者不好。而绿卡制度颁布以来,好像还是说好的多些,但说不好的也有。说好的当然好理解,过去因为外地人身份而在北京不能享有的待遇......本文有139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一项制度出台或者修改,必然面对人们的评价———好,或者不好。而“绿卡”制度颁布以来,好像还是说好的多些,但说不好的也有。说好的当然好理解,过去因为“外地人”身份而在北京不能享有的待遇,现在却因为是“人才”而都能享有了,当然是好事;而说不好的其实也不难理解,而且更有道理。因为从根儿上说,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上,本来就不该有北京人与外地人之别。现在的“绿卡”制度,不过是让一部分外地人享有了一部分北京人普遍享有的权利,所以虽然是好事,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太大的尾巴。改革开放以来,类似这种“好,但是还不够好”的举措,在新法规、新政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变化和进步,另一方面却也说明这种变化和进步还不够快,还不能全部满足人们对进步的期待。而这样的情形,正是社会渐进变革过程中最普遍的常态。

  对于更多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却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的“非人才”来说,这项政策几乎与他们无关,所以甚至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是,恰恰是他们最迫切地需要好的政策的保护,无论出于现实还是道义,都是如此。当然谁都明白,解决这些普通打工者、谋生者的问题,比解决“人才”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但是,这是必须正视而且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必须在一个可以预期的时间内,制定一套对于所有外地人都可能“不够好”,但大致“也还好”的制度。一个这样的办法的出台,不但是保障更多在京工作生活的普通外地人的权利的需要,也是理顺关系,促进问题尽快解决的前提。不能指望所有问题都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然后代之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那样的方式解决。

  在北京拿“绿卡”的门槛降低了。这不仅对想在北京发展的人才是一个喜讯,对北京加强城市竞争力,也是有好处的。80年代初,中国人明白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90年代末,中国人又明白了人才是第一资源。明白这个理,北京人哪回都没抢着先机。用一位“混在北京”的没有北京户口的知识分子的话说:“北京存在制度性的傲慢与偏见”。此话有意思,但是我以为说存在“文化性的傲慢与偏见”更准确一些。北京人的优越感,从打大清国的时候就有,到计划经济年代为甚。北京领导机关多,大干部多,市民们见的市面也多,所以有外地人笑称:北京人见谁都是下级,上海人见谁都是乡下人,广东人见谁都是穷人。上海、广东的入城门槛都比北京降得早,好在北京的门槛也降低了,犹未为晚。

  其实在北京发展的各类人才早已不少了。过春节的时候外地炸油条的人才一回家过年,北京的油条就基本绝迹了。只是“暂住证”和“居住证”一字之差,就把北京街头满街跑的人分成三六九等。拿“暂住证”的人实际上没有市民的同等待遇,买不了汽车,买不了房,买不了手机,孩子入不了学,如此等等,有钱也不行。如今的“绿卡”,最重要的是享有了市民待遇。有了市民待遇,未必人才们就一定稀罕北京户口。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群众自治”与“政府法治”相结合式拆迁?这样的拆迁方式不被挨骂吗?

  户口制度本身就是和计划经济、短缺经济连在一起的。人和户口不分离,是为了做计划用的。今年年底把明年有多少人,要吃多少馒头、窝头预先备出来。如果像北京的绿卡制度这样,把户口的附加功能剥离开,谁还在乎户口呢?这跟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似的,是从对人的“户口制”管理,向“身份证”管理过渡的阶段性成果。对此应该叫好。

  中国青年报:国民待遇不敌“绿卡”待遇(邹云翔)

  笔者初看也要叫好,可是仔细一想:这样的制度明确规定是服务于“外地人才”的,非人才就不可以在北京讨口饭吃?如果全国都仿效北京,非人才如农民工只能终老家乡,或者在北京只能成为一个黑户?再说,我们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连外国人都已经给予了国民待遇,本国人在国内还应该有“绿卡”国民和“非绿卡”国民的区别吗?不知道外国人到北京是享受“绿卡”国人的待遇还是“非绿卡”国人的待遇,不过我估计北京如果给外国人非绿卡国人的待遇,让其没法参加基本保险,没法购买商品房,没法申领驾照,那些外国人可能要去世贸组织告状了。

  我们认真研究一下绿卡待遇的内容,就会发现,其实都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所拥有的一些基本权利,这种待遇,政府应该给予所有的人,而不是只给予某个范围的公民。比如劳动法第七十二条就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保险是所有劳动者的权利,而不是某项政策赐予绿卡者的权利。

  近来,吴邦国委员长谈及不能将法律当作摆在书架上的本本,这就要求将法律上的权利变成公民实际的权利,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在法律上看不到的限制却在很多地方公然实施,使得一国国民在国内不同地方被歧视性区别对待。笔者认为,所谓的绿卡,不仅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其实质是地方保护制度化,本质上是与我国作为单一制国家,以及建设法治社会的努力不相符的。

  地方保护、地域歧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悖的,因为它阻塞了物流,否定了人的独立和尊严,不利于社会发展。记得非典流行时,有人挖断通往北京的公路,有的地方限制北京人进入,中央政府曾经数次发文加以制止,国人也愤怒声讨这样自私自利的做法。但是我们知道,有形的壁垒易除,无形的壁垒难撼。非典才缓解,北京不是照样将外地人进行两分了吗?“外地人才”与“非外地人才”!并且分别给予不同的待遇。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绿卡”制度毕竟是进步”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18499.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