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法律法规是什么?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周正英”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即使是一些大的医院,有时候也难免出现医疗事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新的伤害。在医疗事故中,医院是责任方。双方处理医疗事故,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在确定赔偿金额的时候,应该符合......本文有81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即使是一些大的医院,有时候也难免出现医疗事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新的伤害。在医疗事故中,医院是责任方。双方处理医疗事故,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在确定赔偿金额的时候,应该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医疗事故赔偿法律法规是什么?我们通过本文做个具体了解。
一、医疗事故赔偿法律法规是什么?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开发商违约赔偿金要百分之几来赔?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八条: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的发生大多和医护人员的失职有关,患者可以追究医院的责任。根据医疗事故赔偿法律法规,双方就赔偿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向卫生局申请调解仲裁,无效的话还能够通过诉讼手段解决。双方达成协议,应该用书面方式确定下来,至于赔偿款的金额,根据事故等级、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医疗事故赔偿法律法规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service/167438.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