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涉外法律知识 > 正文

中国为何会输掉稀土争端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欣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李欣”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在中国,稀土有三个主要产区,以包头为中心的产区集中开采的程度高一些,而四川产区、江西与福建产区则因为资源开采难度较大等问题,比较无序。可是,不管哪个产区,都有严重的环保......本文有226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在中国,稀土有三个主要产区,以包头为中心的产区集中开采的程度高一些,而四川产区、江西与福建产区则因为资源开采难度较大等问题,比较无序。可是,不管哪个产区,都有严重的环保账。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大规模出口稀土,一度采取过出口退税这样的鼓励政策。后来,中国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供应着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然而,一方面中国的稀土储量消耗得很快,官方的数字是,包头稀土矿主要矿区资源仅剩三分之一,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即江西、福建产区)储采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15;更严重的是环境问题:浸取矿石用的浓酸、开采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制造的有害有毒气体液体……从开采到冶炼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严重污染,这些污染甚至直接威胁着地下水安全,危及人体健康。更不用提,开采可能带来的山体松动、滑坡等问题。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限制出口是理直气壮的诉求,且WTO也有相关规定

  中国引用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第二十条进行抗辩。尽管WTO原则上要求取消贸易壁垒,不过“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都属于可以寻求豁免的。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非全日制用工社会保险需要交吗

  WTO的专家组由三位成员组成,分别来自摩洛哥、乌拉圭和赞比亚。在《入世议定书》中,中国已经承诺不再对附件中没有列举的产品征收出口税,也不再提高对列举产品的出口税幅度,如果遇到特殊情形必须征税或提高征税幅度,中国应该事先与其他相关国家协商,寻找共同接受的解决方式。估计因为谈判的时候稀土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强调,它并不在附件列举的产品中。所以这是一个理由。不过三位专家持2:1的态度。并且这条只关系关税,不关配额。更大的问题还是在环保上。

  专家是基于两个理由来判断环保豁免的:1.得证明中国的出口限制和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可竭自然资源有着密切的关联性。2.得证明在中国国内也一同实施了限制开采与销售的措施。

  结果这两条,专家组都认为证明不了,且表示不能借口保护资源而试图控制国际市场。专家组在全面研究、衡量了中国国内稀土政策后的结论是,整体来看,其实是鼓励国内稀土开采,并且以保护中国制造商的优先使用为前提的。而很多分析都认为,尽管中国还有上诉的机会,不过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这也是WTO专家一贯考虑问题的标准。WTO在类似案件上一向判得非常谨慎,根本上是怕环保等因素被利用为贸易保护的借口。美国也输过这样的官司。那次是委内瑞拉和巴西把美国告了,原因是美国制定了《清洁空气法》,严格了汽油标准,不过内外有别。这样下来,委内瑞拉等国的企业要出口汽油到美国就得花大量金钱改善、达标。而WTO的专家组认为,尽管保护空气无可厚非,可美国还是败诉。原因就是美国的做法构成了贸易歧视,没有与有关国家充分协调合作,也没有考虑到委内瑞拉等国为此会付出的巨大金钱损失。

  客观上,虽然中国近年来对稀土的产销管理越来越严,环保依旧无解

  2010年开始,中国大幅削减稀土出口配额,并且推动行业整合,大鱼吃小鱼,淘汰落后的产能,也加大了对非法开采的打击,组织了专项行动。

  采“黑矿”很严重

  然而,环保问题仍旧没有改善的迹象,甚至还有变坏的趋势。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黑矿丛生”。配额制度竟然是其中的“推手”,一方面配额买卖一度成了生意,炒得很高,另一方面,还是不够,人们就开始“黑采”。《法制周末》的记者去年去了稀土主要产地之一的江西赣州采访,报道这么说,“作为南方稀土老大的江西省,2013年第一批生产指标却仅为3950吨。指标与产能的巨大差额,使得‘吃不饱’的稀土分离企业大量使用黑矿来‘充饥’。”还有那些想要逃脱资源税等各种税费的“地下矿”就更不说了。无序乱采不仅仅是环境灾难,也是资源魔咒,2011年是稀土资源价格暴涨的一年,而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的稀土的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高出足足120%,可见黑市流通之恐怖。

  其实,别说“黑矿”,龙头企业也一直为环保所困。北方的绝对稀土巨无霸——包钢稀土,近几年多次因为环评问题差点得不到配额许可,当然,最后都顺利搭上了“末班车”。

  确实在稀土问题上可能存在环保以外更多考量,但也不是抓住定价权那么简单

  在控制稀土资源出口上,很多人就提到定价权的问题,比如掐住了资源的咽喉,我们就有定价的优势,不再把“黄金卖出白菜价”了。不过,如果要说产业政策就没这么简单了。背后可能是“产业升级”的需求——鼓励手握高新技术的下游公司来中国开设工厂,有人说这是“资源换技术”。在官方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中也提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根据相关政策,出土含有稀土的加工品就不受配额的限制。而在2012年,日本媒体曾经报道过,日本
TDK、昭和电工、信越化学等行业内领先企业都准备在中国投资建厂。但是后来似乎没有了大动静,而且在当初这些企业也并不打算把终端放在中国,也是想加工材料半成品。

  付出了环境的代价来做低廉的资源提供者,高附加值的东西都被别人拿去了,当然不愿意。这也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现象,例如印尼限制对我国铁矿石的出口限制就是如此。但是,即使转移也可能不会有理想的效果。早在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就报道过,全球约有95%的稀土产出来自中国,但中国也占了全球需求的65%左右——尽管这些需求之后几乎都被制造商再出口到国外。日本消耗约20%
的全球产出,其余部分基本上由欧洲和美国均摊。“资源换技术”看起来很美,可是一来技术更新速度很快,二来要想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可能性也太低。

  那么,判决会有什么影响呢?

  出口配额连年用不完,放开限制影响不大

  很多人担心被迫放开限制后,制止不了企业乱挖。不过,现在的稀土行情并不好,价格低迷,2012年,中国的稀土出口配额仅用了一半;2013年,用了七成二。原因当然是下游需求的疲软。

  主要原因是,政策刺激下,2011年稀土价格确实暴涨,让一些企业囤积了至今都消化不完的稀土,也让很多担忧的企业开始寻找替代中国稀土的资源或者办法。说是“稀土”,可大部分并不稀奇,全球很多地方都有,价格一高,就会开始开采,比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有新开项目或者老项目重开。不过也有报道提到,也不用它们开工,中国从黑市上溢出去的稀土已经差不多可以满足了,而放开限制可能还对打击黑市有好处。

  当然,也有稀奇的稀土。稀土有轻重之分,北方“轻”,南方“重”,江西就是重稀土的重要产地。并且,重稀土还真是目前全球探明储量大半都在中国,确实稀缺。不过它的价格也跌得厉害。原因就是,国外一些企业在压力下研究出了替代材料。还有的干脆就为了控制成本而减少使用,例如美国莫利矿业现在混入磁性粉末中的镝用量只有以前的一半,而镝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重稀土。所以,去年10月,中国研究报告网做了个氧化镝出口情况分析,发现2013年前八个月,氧化镝出口的均价是777.56美元/千克,而2012年前八个月则是1732.03美元/千克。可见下降之快。

  总之,主要是这个案子从上诉开始也拖了快两年,若要论前期准备就更久了,大概从2009年起。有了很多相关的技术革新研究,也找到很多替代的方法,再加上稀土的用处虽然在工业中很广泛,但是用量规模却不大。所以,尽管在中国政策的影响下,稀土价格一度暴涨,引发恐慌性抢购。但是市场的反应也很快,价格又开始暴跌起来,连炒到“天上去”的配额也“白菜价”了。有了这样的经验,很多国外企业都早就很“淡定”了,甚至有人说,不是中国的政策,也不可能推动这些技术创新。

  这次败诉有准备不足之处,不乏提供一些对环保和市场的反思

  过度、无序地开采中国稀土带来的环保问题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业内人士一直认为,多年来,稀土在开采、生产、销售上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的利益链条,很难斩断。稀土案的教训则是,要明确环保和稀土等产品出口限制的密切关系,就更加要求统一、公开和透明。否则还是会吃亏。

  另一方面,这样的调控政策虽然是想要发展国内稀土业,却可能有反作用。因为国内稀土的价格当然也是受到全球市场影响的,暴涨暴跌中,国内稀土下游产业叫苦不迭。比如稀土荧光灯,价格贵得多的LED灯是它的竞争对手。当时,稀土荧光灯的价格随着稀土价起起伏伏,提价的频繁和幅度也动摇了客户们的信心,LED灯却前景大好。此外,国内的氢电池,风电产业用的稀土永磁电机都是一起“受伤”的对象。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为何会输掉稀土争端”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program/30907.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