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司良”负责编辑,主要解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对于国外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对其思想、价值观、话语范式、组织机制等等了解越深,分析越透,我们就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进行平等的 随着中国经......本文有294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对于国外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对其思想、价值观、话语范式、组织机制等等了解越深,分析越透,我们就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商榷。
中国经济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样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又有哪些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因素在主导这类问题不仅是国内研究者们天天争辩的话题,同时也是国外许多研究机构,特别是许多国际组织关注与研究的重点。以德国权威的德国中央银行研究机构为例,从2005年起不仅开辟了中国经济研究专栏,同时还设立了“中国经济过热指标监控”,按季度数据评估中国经济运行。一家国外研究机构如此热心,并实时地分析中国的经济运行,不仅反映了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在改变世界原有的政治经济格局,同时也反映了原有利益格局下世界体系中的其他成员对于中国增长的迷惑、担忧与不解,这种复杂、矛盾、焦虑的心态,最典型地暴露在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研究者的评论和研究结论中。以国外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经常引用的熊彼得1942年的创造性结论“资本主义毁灭性力量”的观点而言,增长中的中国尽管还面临许多棘手的、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但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制度所带来的冲击力,不仅重建了中国社会与经济结构,同时持续的开放政策也使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不久前世界三大财经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World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中国的发展给出了不同观点。如果我们把这些观点称为“第三只眼看中国”,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世贸组织预测中国将成世界“出口冠军”
首先,我们来看世界贸易组织的观点,根据世贸组织2007年4月12日发布的《世界贸易2006及2007展望报告》称,得益于2006年世界主要经济体良好的表现,全球GDP整体增长3.7%,2006年全球贸易整体增长8%,达到2000年以后的第二高峰值,以美元价值计算,2006年全球商品出口增长15%,达到11.76万亿,同时商业服务出口增长11%,达到2.71万亿。当然,如果从世界出口持续增长记录来看,2000-2005年,中国作为加入WTO的受益国,其年均25%的出口,年均24%的进口增长幅度,不仅比世界和欧洲平均5年进出口贸易增长10%高出14-15%,同时将北美地区(日本数据同北美)年均6%的进口增长、4%的出口贸易增长远远甩在后头,在新兴市场里,如果扣除俄罗斯因为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增长而获得的2000-2005年平均18%的出口增长,那么中国无疑是近5年来的“世界进出口绝对领先冠军”。而如果以2006年世界商品出口绝对值推算,2006年德国作为世界出口冠军其商品出口总额为1112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份额9.2%,但其增长速度仅为15%,而占世界出口额8%的中国出口总额为9690亿,假定中国在未来两年内商品出口增长率保持在20%的话,那么2008年中国完全可以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出口冠军”。进口方面,世界最大的采购国美国2006年进口商品19200亿,中国排在德国9100亿后以7920亿位列第三,但中国在进口方面高于德国3个百分点的增长率,也使得中国不远的将来可能超越德国得到“世界进口亚军”的头衔。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对于国外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对其思想、价值观、话语范式、组织机制等等了解越深,分析越透,我们就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进行平等的
对于这样出色的业绩,以促进世界贸易增长和禀承自由贸易原则的WTO而言,一方面为全球贸易增长摆脱低迷而兴奋,一方面又在担心贸易不平衡而带来的世界贸易风险(贸易保护和非关税壁垒),正如WTO总干事拉米在这份报告里所提示的那样:“世界贸易风险可能就在眼前”。而就中国而言,无可比拟的劳动力价格、对于创造财富的热情和改善生活的追求动力在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重量级角色时,对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许多海外研究者并不能恰如实际地给以评判,如对于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包括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对于某些偏好型批评者而言,他们习惯于指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获取能源和矿产原材料,并将中国的正常贸易购买行为称为“商品猎食者”。就WTO框架本身而言,今天中国贸易最易被攻击的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而从利益角度分析看,在今天的世界贸易框架内,中国尽管可以成为“世界商品出口冠军”,但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2006年出口总值仅870亿,位列世界第8位,不仅离世界冠军美国的出口总额3870亿差4倍之多,与服务贸易出口第三强德国相比也有1倍差距。分析出口服务贸易全球市场份额可以看到,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方面还是原来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OECD成员国拥有世界市场主要份额,而服务贸易的高附加值、知识产权特性,恰恰是发达国家要求在WTO谈判中,坚持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借此进入非发达国家市场攻城掠寨的主要武器,而这也是知识产权贸易争端表象后的真实利益动机。
二、世界银行更关注减贫和发展援助
其次,我们来看世界银行的主要观点。显然,世界银行从1981年开始为中国提供了300个项目,400亿美元的贷款,同样作为世界“千年行动计划”主要执行者和国际上最大的减贫贷款金融组织,世界银行的着眼点不仅更关注中国,以及其持续在中国的投入和援助是否有效帮助抑止了贫困人口的增长,同时还关心由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迁而带来的许多伴生性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可以表现为:教育机会的平等,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艾滋病防疫,清洁水资源,农村交通便利性,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保护,甚至是反对权力滥用与腐败。就这些无法用简单数据评价的指标而言,中国在世界银行眼中的确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反映在人均收入仅在1700美元,更重要的是以基尼系数考量,中国目前该系数已经超过美国、英国等国,更远远大于德国、瑞典、丹麦、法国等传统社会保护型国家,反映出“增长中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不仅危及社会的凝聚力,减少社会认同,其最大的危险还在于阻碍社会困难群体和非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分享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这种情况称为“没有分享的增长”)。就这点而言,诚如世界银行在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服务于穷人》所指出的那样:“实现所有的千年发展目标,单纯靠经济增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给穷人以机会,并在最大程度上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使他们走上自信的发展之路。”因此,以建设性观点而言,世界银行对于中国减贫和发展援助的很多观点值得中国思考。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对于国外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对其思想、价值观、话语范式、组织机制等等了解越深,分析越透,我们就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进行平等的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中国加大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我们再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观点。在刚刚过去的华盛顿年度春季例会前,该组织公布了半年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尤其肯定了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体的继续扩张。但由于该组织特别着眼于国际货币机制的合作与平衡,并强调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汇价贬值,加上该组织采用董事会执行制度,最大股东单位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一贯持指责立场,所以该组织在这份报告中除了简单指出美国应该加大私人储蓄、欧洲和日本应该巩固经济改革外,还特别醒目地突出了中国应该加大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以此改善全球贸易的不平衡,并将中国国有企业获得银行的金融支持作为一个专题加以讨论。
作为监管全球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并向许多国家提供财政支持与金融技术帮助的国际组织,尽管IMF在很多场合和很大程度上被认为代表了经济预测权威和正确政策建议者,但熟悉“华盛顿共识”及其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惨痛教训的人们有理由怀疑,IMF一贯所持有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多大程度在恢复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增长上真正帮助了所谓的“市场转型”。
过去的十几年间,在自由市场观主导下,IMF的政策建议似乎超越了作为金融机构本身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外债偿还高峰期间,IMF对其开出的附加“政治条件”的紧急贷款权,同时在对待阿根廷经济发展建议上,1991年IMF开出的一揽子药方如私有化、全面开放国内市场、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本币与美元挂钩等等,使阿根廷从1998年起陷入经济困境,其后,阿政府再次听从IMF的所谓“正确建议”,大量借债硬挺本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但三年以后阿政府公债坏账超过1000亿美元,经济出现了-11%的增长,如果不是阿政府后来果断地将本币贬值30%,重组政府债务,并在一年后使经济出现缓慢复苏,那么过去的5年阿根廷经济整体就不会有近50%的增长。目前整个南美地区与IMF关系疏远的国家不仅有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国家也渐渐离IMF远去,而这个地区恰恰是上世纪90年代禀承IMF建议快速推行自由市场制度的“实验田”。
对上面三个国际经济组织有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尤其是对它们的组织目标、利益立场、政策取向、价值观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世界贸易组织偏向于贸易总量增长与公平贸易的实现,其政策建议不仅具有中性立场,同时还代表了多方博弈结果,因此,中国应该适应并利用该组织的多边机制,充分利用规则,正确面对争端,全面履行承诺,使中国在世界贸易增长中更充分地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在扩大世界市场份额中,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善商品出口与服务出口之间的不平衡,努力消除国内地方保护主义,注重国内外商品与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出口冠军”不仅赢在数量上,同时为未来可持续的增长而赢在结构上。尽管发展中国家向世界银行的贷款必须通过IMF的评级,而世界银行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金融帝国主义”的工具,但研究世界银行的历年报告不难发现,世界银行作为国际性减贫和援助发展组织,作为当代国际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许多综合发展观点,尤其是强调民生、减少地区差距、注重教育对困难群体的终身影响、注重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对民众的普遍服务等,与我们目前强调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共建共享,还是有相当共同的价值认同。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对于国外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对其思想、价值观、话语范式、组织机制等等了解越深,分析越透,我们就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进行平等的
因此,对世界银行,作为地区、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的中国应该认真、充分地听取其政策性建议,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为公平发展服务,为和谐增长服务。当然,对于IMF而言,其在美国意识形态主导下固执的商业自由主义和政治价值观、并带有政治倾向的许多看法和建议,已经在历史上影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尤其是经济和政治主权的稳定,而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带来的1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使我们有能力和足够的自信面对并拒绝那些并不合理的、甚至是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的所谓“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对于国外的经验和建议,我们对其思想、价值观、话语范式、组织机制等等了解越深,分析越透,我们就越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商榷。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program/15768.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