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放弃继承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刘玮”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一、未放弃继承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1、自继承人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 2、但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但当出现法定原因时,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止、......本文有497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一、未放弃继承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1、自继承人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
2、但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3、但当出现法定原因时,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止、中断或延长。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自书遗嘱的规定
二、继承权的接受与放弃
继承权的接受与放弃是不可转让的。
继承权的接受,是指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参与继承、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意思表示。自继承开始,客观意义的继承权也就转化为主观意义的继承权,继承人得自主决定是行使继承权、接受继承,还是放弃继承权。依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权的,视为接受继承。
继承的放弃,是指继承人作出的放弃其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的意思表示。继承权的放弃,是继承人对其继承权的一种处分。继承权的放弃,须以明示的方式作出。继承权的放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继承权的放弃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继承权的转让问题:继承权是一种以身份关系为前提的财产性权利,基于其人身属性,继承权是不可以转让的。
三、继承的遗产范围
继承权的客体是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包括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我国继承法所确立的继承制度,是单纯的财产继承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个人承包应得的收益。
遗产当事人可以继承,也可以放弃继承,因为不管是继承还是放弃,都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继承人不可以直接将自己还没有继承的遗产转让给别人,如果转让的情况下,也是需要自己继承完毕之后再次转让给他人。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未放弃继承的诉讼时效是怎样的”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87928.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