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民事法律知识 > 正文

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医疗过错的认定依据是怎样的?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屈振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屈振”负责编辑,主要解答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 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本文有85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

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医疗过错的认定依据是怎样的?

  1、诉前准备工作。医疗纠纷发生后,患方应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有资料),向医务科索要《医疗纠纷投诉表》回执。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方式解决纠纷了。

  2、诉讼。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安排时间进行第一次开庭,该次开庭主要确认医患双方的诉讼主体资格、对双方提交的病历资料进行质证,经过质证的病历将在第一次开庭后由法院移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所以在首次开庭这一阶段患方应把握好机会,认真仔细审查病历资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尽可能将对自己不利的病历资料排除出有效证据之外。

  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这是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整个医疗纠纷诉讼的大局。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起诉后欠债人会怎样报复?

  4、赔偿款的确定。医疗过错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过错,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医方应承担的责任。

医疗过错的认定依据是怎样的?

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医疗过错的认定依据是怎样的?

  (一)诊断的过错

  1、问诊的过错

  2、检查的过错

  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检查的过错分为实施检查的过错和未实施检查的过错。

  (二)治疗的过错

  1、治疗方法选择的过错

  2、治疗时机选择的过错

  重危患者到院是否及时治疗,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实施,

  3、用药的过错

  4、手术的过错

  5、麻醉的过错

  6、血的过错

  7、放射线治疗的过错

  放射线治疗适应性选择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放射线剂量过大造成灼伤等。

  (三)病情观察的过错

  对病情的变化是否仔细全面观察了解;是否采取了相应的诊断;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护理的过错

  用错药、盲目执行错误医嘱、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擅离职守、不仔细观察病情。

  (五)医务人员的故意

  民事责任注重对受害人的补偿,因此民法中对过错是故意还是过失并不十分注重。立法和学理上经常以过失举轻以明重,因过失即可负责的情况下故意更应承担责任。因此,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中过错不仅是指过失,也包括故意。医务人员因个人目的而故意加害患者,如果利用了其医务人员的身份、或者利用进行医疗行为之便等,这些外在特征都可以表明该行为是职务行为。

医疗过错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医疗过错的认定依据是怎样的?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4、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5、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起诉医疗过错的程序是怎样的?医疗过错的认定依据是怎样的?”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39210.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