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预防十分重要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刘江红”负责编辑,主要解答新近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重点表达了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损害的重要性。 发生医疗事故后,在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本文有67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新近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重点表达了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轻医疗事故损害的重要性。
发生医疗事故后,在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的同时,给医疗机构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医疗机构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以事前防范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除了设立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或人员、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外,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预案是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程序,明确应急机制中各成员部门及其人员的组成、具体职责、工作措施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预案在其针对的情况出现时启动。医疗机构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两种:防范医疗事故预案和处理医疗事故预案。在两种预案中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在防范医疗事故预案中要明确领导机构和承担具体工作的相关部门,分别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针对容易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质量、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等因素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如在医疗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科技教育部门负责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党、团组织负责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共同承担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工作职责。将防范医疗事故工作情况纳入医疗机构目标管理,常抓不懈。对手术质量、门诊质量和易发生医疗事故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建立医疗质量考核评价制度。
处理医疗事故预案中也要明确领导机构和承担具体工作的相关部门,明确医疗事故发生后各部门的职责和应采取的措施。首先,要建立医疗机构内部报告制度,如按照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发生医疗事故或出现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后,有关医务人员要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向本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事故的有关部门报告,如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有关负责部门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医疗机构负责人应根据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向其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其次,要明确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可能引发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后,医务人员在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的同时,还应组织最强的技术力量,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损害后果的扩大,减少给患者造成的损失。第三,要明确在上述两项工作完成之后,医疗机构还要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医疗事故的预防十分重要”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37403.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