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民事法律知识 > 正文

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交通肇事罪中的运用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林春华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林春华”负责编辑,主要解答通常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源于德意志帝国法院1897年3月23日对“癖马案”的判例。癖马案的基本案情是:被告人是驭者,自1865年以来受雇驾驭双轮马车,其中一匹马素有以马尾缠绕并用力以尾......本文有264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通常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源于德意志帝国法院1897年3月23日对“癖马案”的判例。癖马案的基本案情是:被告人是驭者,自1865年以来受雇驾驭双轮马车,其中一匹马素有以马尾缠绕并用力以尾压低缰绳的席癖,故称癖马。被告人曾要求雇主更换这匹马,而雇主不仅不答应,反而以解雇相威胁。被告人仍不得不驾驭该癖马。1867年7月19日当被告人驾车上街之际,该马癖性发作,将尾绕缰用力下压,被告人虽极力制止,但无效果,而马亦遂惊驰并将某行人撞到,致其骨折。检察官根据上述事实对被告人以过失伤害罪提起公诉。一审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检察官以判决不当为由向德意志帝国法院提出抗诉。但帝国法院审理后认为抗诉无理,遂维持原判。帝国法院维持原判的理由是:确定被告人违反义务的过失责任,不能仅凭被告人曾认识驾驭癖马可能伤及行人,而同时必须考虑能否期待被告人不顾自己失去职业而拒绝驾驭癖马,此种期待对于本案中的被告人来说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案被告人不能承担过失伤害行人的责任。该判例发表之后,经过麦耶、弗兰克、杰姆斯.高尔德休米德,弗洛伊颠特尔、爱贝尔哈尔.修米德等人的探讨,期待可能性理论基本完成。 时至今日,这一理论在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刑法学界已取得相当程度的确立,并逐步得到立法和司法上的承认。近年来,我国大陆的一些学者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大多主张我国刑法理论应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

笔者认为,任何法律理论的借鉴和引入都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具备理论引进的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否则,可能造成生搬硬套、水土不服的结果。“这种移植是以被移植的国外法律和接受移植的本国法律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性,即受同一规律的支配,互不排斥、可互相吸纳为前提的。这就不发生简单照搬的可能。” 鉴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属于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因此,该理论能否为我国刑法所引进、吸纳,就要从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入手,找出该理论和我国的刑法理论是否在相关问题上存在共同性。众所周知,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是递进式的犯罪论体系,定罪的过程是对行为逐层进行评价的过程。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犯罪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并且有责的行为,所以,行为构成犯罪需要经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责任三个层次的评价。在这三个层次中,构成要件符合性承担着实现罪刑法定原则的任务,它是立法者就各种犯罪行为之构成犯罪事实,经过类型化、抽象化、条文化而规定于刑法分则或者其他具有刑事法律效果之条款中,以作为行为是否具有刑事可罚性的前提性条件。构成要件是所有行为成立犯罪的共通要件。构成要件只不过是犯罪成立的大框架,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只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类型的所谓类型的判断,而违法性则是针对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而进行的评价,具有更实质意义的非类型性判断性质。当具体行为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就可以推定行为也是违法的,除非存在违法性的阻却事由。一般认为,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的行为就是具有形式违法性的行为。行为具有形式违法性并不能说明行为在实质上是违法的,要确定行为是否在实质上是违法的就必须进行实质的违法性判断。对行为进行实质的违法性判断主要包括行为是否具有违法的阻却事由和行为是否具有可罚的违法性。违法性的评价过程其实是一个利益衡量、价值选择的过程,在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之后还需进行利益衡量,对那些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进行再选择,排除那些社会允许的正当行为。对行为进行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评价之后,还需对实施行为之行为人进行有责性的评价才能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性是对行为的一般性评价,而责任评价是对行为人格的具体价值评价。责任就是能够对行为人所实施的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进行非难。 关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历来有四种不同观点:一是三要素说,认为期待可能性是与责任能力、故意或过失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二是故意、过失的构成要素说,认为期待可能性是故意、过失的构成要素,是故意、过失的基础;三是阻却责任事由说,认为期待可能性的不存在是阻却责任事由,是例外防碍犯罪成立的情况。期待可能性是责任的例外性要素;四是可罚的阻却、减轻事由说,认为没有期待可能性的场合,如同没有责任能力的场合一样,并不是成为没有责任,只是成为没有可罚的责任。从以上四种观点可以看出,期待可能性无论是作为责任的积极要素,还是作为责任的消极要素,它都属于责任要素。 可见,期待可能性理论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是犯罪构成中的要素。那么,该理论能否为我国刑法理论所引进该理论能否在我国刑法理论中找到其相应的位置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现分析如下:

1、期待可能性的实质是意志是否自由的问题。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当时的情况下,能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的可能性。法并不强制行为人做出绝对不可能的事,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期待可能性时,才有可能对行为人做出谴责。如果不具有这种期待可能性,那么也就不存在谴责可能性。可见,期待可能性是就一个人的意志而言的。意志是人选择自己行为的能力,这种选择只有在期待可能性的情况下,才是行为人意志的体现。期待可能性的有无和大小是意志自由有无与大小的外在尺度。只有在行为人具有意志自由的情况下,才具有期待可能性。

2、我国的犯罪构成需要考虑行为人的意志因素。我国的犯罪构成结构被概括为“耦合式”、“平面型”、“横向重合型”等,其特点是,犯罪构成是由具有等价性的四个要件组成,分别是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处于平面关系,在行为符合全部构成要件时成立犯罪。如果只要有一个要件不符合,根本就不成立犯罪。在犯罪主观方面中,“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考虑行为人的意志因素。无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从行为本身来说,都是行为人自由选择的行动,是受行为人自由意志支配的。在故意犯罪中,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内容、后果以及社会意义,并有意识地实施这种行为,显而易见,其实施行为是自由意志的结果。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其意志似乎是不自由的,但是,这种不自由是以能够自由为前提的。因为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客观上已经具备了认识判断行为的性质、意义以及行为与结果间的必然联系的充分条件。如果他愿意发挥自己实际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他就能够获得意志自由,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是,他却在另一种意志的支配下,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采取轻率、马虎、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从而导致行为的盲目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期待可能性理论在交通肇事罪中的运用”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33600.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