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索要工伤保险赔偿金额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曾广荣”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主要是首先确认单位有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如果确定是有保险的就可以提交部分的材料要求社保局开始进行审查和理赔,然后确认是工伤之后就需要鉴定伤残并因此向单位索要赔偿。如果该职工......本文有117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主要是首先确认单位有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如果确定是有保险的就可以提交部分的材料要求社保局开始进行审查和理赔,然后确认是工伤之后就需要鉴定伤残并因此向单位索要赔偿。如果该职工所在的单位已经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则需要工伤保险机构支付。若单位没有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则工伤职工所需的所有治疗费用由单位全额支付。当然如果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数额低于工伤职工所需的医疗费用,那么相应的差额由单位支付。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委托收款书内容是怎么样的?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司法鉴定的过程当中,用人单位是不能够随意的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如果合同到期的话,那么也不影响司法鉴定的结果出具,如果被评定为相应的工伤或者是伤残的话,可以享受一些待遇。
实际的工伤认定中通常有四种情形:
一般工伤(未致残):医疗费、工伤工资、交通食宿费、生活护理费。
工伤致残: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或是补助、生活护理费、工伤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械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亡赔偿: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下落不明(未宣告死亡):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宣告死亡的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综上所述,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最好还是注意好自己的个人安全,如果不慎在工伤期间受到工伤的话是可以向用人单位进行索赔的,不过前提是要看这个用人单位有没有帮劳动者购买了这个工伤保险,如果有的话这个赔偿才能更容易批下来。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怎么索要工伤保险赔偿金额”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214595.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