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民事法律知识 > 正文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怎么界定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张玉龙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张玉龙”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一、《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怎么界定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界定依据为: 借款合同是的违约金,由当事人协商约定,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可以申请减少或者增加。......本文有924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一、《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怎么界定

《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界定依据为:

借款合同是的违约金,由当事人协商约定,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可以申请减少或者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劳动合同法打架开除规定是什么?

第五百八十五条 【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借款行为违约该怎么认定

1、当事人要有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包括不履行和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两种行为。不履行借款合同,是指当事人根本没有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合同义务。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是指当事人对借款合同约定的义务只是部分履行,而没有履行借款合同所约定的全部义务。无论是不履行还是不完全履行,都属于违约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2、当事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当事人主观上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不良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因工作上的失误以致发生不良后果。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违约,都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借款合同与贷款合同的区别

1、合同定义不同

借款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

贷款合同是指以金融机构为贷款人,接受借款人的申请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由借款人到期返还贷款本金并支付贷款利息的协议。

2、借、贷对象不同

借款方一般为个人或者公司性质。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合同约定的利息。

贷款合同的对象通常是银行机构。贷款人应该按照合同载明的借款用途进行使用,不得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明令禁止经营的规定。

3、合同的成立方式不同

借款合同的成立,需要由双方当事人进行统一协商。双方在合同上签字(盖章),合同即成立。在合同成立后,才开始履行,成立与履行相分离。

贷款合同需要由借贷人向银行机构证明自己的偿还能力,社会征信信誉。由银行进行审核,无异议后才可以签订贷款合同。

四、借款合同怎么写有效期

借款合同中可以约定还款的期限,也可以不约定还款期限。无论怎么约定,这个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两者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约定还款期限的自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内,其出借人必须向借款人主张要求借款人还款,否则有可能经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当然,向借款人主张方式不限于诉讼。可以是打电话。发微信,或者要求对方先支付部分利息等等,只要能证明主张过权利就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可以要求借款人随时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不是用一般的三年的诉讼时效,而是用最长的20年的诉讼时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只要在20年之内向对方也就借款人主张过权利,就不会经过诉讼时效的。

所以说,《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的界定依据为:借款合同的违约金,应该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约定,如果双方所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过低的话,当事人可以申请增加或者减少。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民法典》中借款合同的违约金怎么界定”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151564.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