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民事法律知识 > 正文

养生书,不能承受之重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张思海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张思海”负责编辑,主要解答最红的养生“专家”张悟本栽了,这让近年迅速窜红的养生书直面质疑。面对乱纷纷的言论和茫茫然的读者,相关部门表示,有望为养生保健类图书设置准入制度。 日前,张悟本的“卫生部首......本文有312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最红的养生“专家”张悟本栽了,这让近年迅速窜红的养生书直面质疑。面对乱纷纷的言论和茫茫然的读者,相关部门表示,有望为养生保健类图书设置准入制度。

日前,张悟本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身份被卫生部否认。“悟本堂”也被北京工商卫生部门突击检查,确认其没有在相关卫生部门登记注册开办中医诊所,其员工也无医师资质,并非医生。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内知名的6名中西医专家进行讨论。

这一事件,让风靡两年之久的“养生热”迅速降温。“养生热”面临铺天盖地的质疑,其主要载体之一――各类养生书,也开始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市场:这个钱到底有多好赚

养生保健书持续牢居畅销图书榜前列,《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原计划年内销量突破1000万册。

曾经超级畅销,如今四面楚歌。5月30日,记者前往成都一家书城,看到曾经热闹的养生书专柜平静了许多。“张悟本都被曝光了,再去信他们这些,不是害自己吗”市民吴阿姨说。

张悟本从“神坛”跌下,其养生书在短短一周内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命运。目前,成都几家大型书城已陆续将其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撤架,甚至有读者提出退书要求。该书出版社的相关人士沮丧不已,因为这本书年内销量突破1000万册的计划,已无实现可能。

此前,养生书是销售榜的新势力。从报表看,今年一季度,仅记者前往的这家书城的养生保健类图书销售额就近50余万元。卓越、当当等网上书店的排行榜上,《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小穴位大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等养生保健书,都连续数月牢居畅销图书榜前列。

张悟本事件让人警惕――到底有多少书是真正教人养生的

德阳老中医黄征在翻看了诸多养生书后告诉记者,大部分养生书的特点可归纳为三点:一是作者名头大,“医学博士”“华佗、张仲景后人”等提法屡见不鲜;二是书厚,一个问题讲好几页,有用的也就一两句;三是随处可见不科学、甚至不负责任的提法,许多书中甚至盲目夸大某些药材在不同使用方法下的作用。

黄征感慨地说:“一个个号称悬壶济世的养生专家,写养生书就像写连续剧!”

实践:这个“生”到底该怎么“养”

购买大量养生书籍,并常拿家人来“试验”,狂热3年,陈淼不但“门道”没摸清楚,还愈发感到混乱。

经常熬夜的广告公司职员陈淼直言:“我被养生书整伤了,颠三倒四的观点,把我弄得心力交瘁。”几年前,因气血不足,医生建议调养,她便去书店买了几本养生书开始研究。

没料到,简单一个吃饭问题,就让她无限纠结。各书的独门秘笈,各不相同。《甲田式断食法》中指出,许多疾病都是因为饮食过量造成,所以要断掉早餐。可《不生病的智慧》说,早上最好吃一大碗稀饭,两个包子,“粮食足、气就足,身体就健康”。

更多秘方接踵而至。陈淼在《刘太医谈养生》中看到,“吃肉老得快”,爱美的她不敢吃肉,还到处给人普及:“书上说,经常吃肉的人,智力低下,体力很差,皮肤粗糙……”没多久,有权威营养学家出来说,每天必须摄入足量的瘦肉才能保证蛋白质,陈淼又赶紧恢复食肉。

陈淼的儿子有轻微哮喘,《有病不用上医院》说“游泳,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好的运动疗法之一”,她便给儿子报了游泳班。可不久前,又看到另一本书上写:“哮喘患者不适宜游泳,因为池中的氯会诱使哮喘发作。”陈淼终于“发作”了:这些养生书,说话都不用负责吗

出版:这个“圈”到底有多好混

一本认真策划、撰写、推广的养生书,周期可能要半年多。现在“走捷径”,一个星期都行!

养生书之间观点打架,自相矛盾不说,一些雷人的说法也屡见不鲜。如“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不必终身服药”,“因为我们每天吃的热东西太多,热散不出来,憋在里面就形成了肿瘤”等。

这样的书究竟怎样上市销售的一位参与出版多部养生书的四川某出版社人士告诉记者,“正常步骤是,先开数次选题策划会,这本书究竟是针对食补还是医药,是美容还是强体,如何避免同质化,作者的资质审定等。”原来一本认真策划、撰写、推广的养生书,周期可能要半年多。现在,为了“走捷径”,“一个星期都行!”甚至出现脱离作者,直接东拼西凑,而且还专门针对“攻克”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疑难杂症。

“关键是可读性强,有故事,有悬念。推广还要找点噱头,比如把作者打造成 ‘当代奇侠’,‘让我们的身体永远立于不败’等广告词。”他说,养生书主要抓住读者两个心理特点:“一是亲切感,二是不去医院就能自己把病治好。”

据悉,除张悟本外,许多养生畅销书的作者背景都无法细究。有人被包装为 “健康皇后”,但她并非资深医生,只是位资深护士;有人简历中说是“中医名士”,但卫生部网站上查不到执业医师信息;而刘太医、林光常更是引起很大争议,林光常的《无毒一身轻》等著作已在部分省市被下架回收。

读者:养生书该如何设“门槛”

养生书虽然只是供人阅读的书籍,但其中的内容均涉及人的健康,养生书出版亟待规范。

成都中医许德光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的同时,人们对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养生热。经络、穴位、气血等,成了一些养生人士的常用语;足疗、刮痧、拔罐成了人们热衷的休闲养生方式;常年在外的人,喜欢给父母寄些最畅销的养生书,让老人多保重身体;按照养生书自己动手做点养生食品,成为一种时尚;工作高节奏、高压力,很多人希望轻松摆脱亚健康……这些都促成养生书畅销。

但许德光并不赞成大家靠本书当养生“狂人”。他表示,自己很赞同《求医不如求己》作者中里巴人给读者强调的观点,那就是“有病一定要去医院用先进的医学仪器进行探查,这才是对自己负责。”他说,读者发现有相悖的言论,应该多查阅,多请教,而对书中提供的建议,可谨慎尝试,循序渐进,觉得有什么异常应马上停止。他还强调,充足的睡眠、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及适当减压,才是长寿健康的秘诀,“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没有捷径。”

采访中,不少读者建议规范养生出版物的写作和发行门槛。他们认为,养生书虽然只是供人阅读的书籍,但其中的内容均涉及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如果养生书籍里出现一些虚假甚至是错误的医疗信息,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据悉,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审读处从去年开始就接到各类养生类图书的举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总署正在研究从作者的身份、出版社的资格等方面,为养生保健类图书设置准入制度。”

【链接】

闹哄哄多少“养生热潮”

数十年来,民间养生风潮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因科学知识缺少而带来的荒诞现象。

上世纪60年代,小球藻、红萍等浮游植物成为大家热衷的食品。小球藻最初是当猪饲料,但据说有很高食用价值后,大家就用它做糕点、面包、糖果。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打鸡血。抽小公鸡血几十到100毫升,注射入人体,每周一次,据说大补。当时除正规医院外,一些街道诊所、县级、乡级医院也能打鸡血。后来打鸡血死人的说法传开,此风很快嘎然而止。

80年代开始,红茶菌开始走红。当时,不少人家都摆着各种玻璃瓶,里面用糖水养着发酵的红茶菌种。后来,又一阵风似地散了。

进入90年代,降血脂的普洱茶、补气血的虫草等,相继风靡,价格也被疯炒。

嘈切切多少“养生奇论”

吃菜要吃根、茎、花、果,病人最好别吃叶菜;要带皮生吃,香蕉皮营养价值高。――摘自《无毒一身轻》。不少读者看了该书后,吃水果都不削皮,萝卜、土豆也是连皮吃。

吃老玉米不会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吃老玉米的原始印第安人,没一个得高血压,没一个得动脉硬化。――摘自《千万不要死于无知》。中医认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基因、精神状况、饮食状况和年龄增长,而吃多了老玉米,对身体并不好。

吃苦瓜伤心脏,苦味是入心经的,吃苦瓜会使心脏的血管直接收缩,容易犯心脏病。――摘自《不生病的智慧》。有权威专家通过媒体表示,苦瓜对热体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清凉食物,脾胃虚寒的人就不适宜吃,但吃苦瓜与心脏病是没有关系的。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养生书,不能承受之重”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12943.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