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365法律网 > 民事法律知识 > 正文

节日礼品消费维权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万能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万能”负责编辑,主要解答随着春节的临近,银川各大商场超市烟酒茶等柜台上,又开始出现“豪华版”的礼品包装,一瓶价值几百元的酒装进雕刻成“龙凤”的玻璃装饰品底座,售价就达2000多元。骂归骂,买归买,商......本文有931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随着春节的临近,银川各大商场超市烟酒茶等柜台上,又开始出现“豪华版”的礼品包装,一瓶价值几百元的酒装进雕刻成“龙凤”的玻璃装饰品底座,售价就达2000多元。骂归骂,买归买,商家与消费者在“面子”上的拉锯战旷日持久,殊不知受伤的,却是尚礼的中国文化。

礼品消费上演“中国式奢侈”

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一件理想的礼品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

但近几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礼”的定义却逐渐变得狭隘起来,一些人将“礼”与“礼品”画上了等号,从曾辉煌一时的“豪华月饼”,到如今春节前夕烟酒茶叶等传统礼品外包装的升级换代,“礼品消费”出现了购买者与消费者的割裂。购买者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单纯为了送礼;并非追求礼品的商品价值,而是外包装的华美。一些人将这种礼品消费方式称之为“中国式奢侈”。

“中国式奢侈”的礼品消费方式为过度包装泛滥提供了市场基础。据了解,目前我国过度包装商品的重灾区主要就分布在礼品、保健品、酒、糖果、食品等领域。送礼需“师出有名”,商家巧妙地利用节日种类繁多、“名”者众的契机,诱导消费者陷入“有名便出师”,逢节就送礼,送礼就送“豪礼”的怪圈。

“面子经济”催生消费怪胎

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传统。然而,逢年过节儿女拎回家孝敬父母的保健品里,大盒小盒方格纸板泡沫塑料绸布就有一大堆,宛若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最终也只是墙角的一堆垃圾。有的商家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惜为原本价格一般的商品配上名贵红酒、甚至金银水晶饰品来提高“身价”,无数礼品因为外包装的华美上演了“灰姑娘”童话。有些商家则蠢蠢欲动,开始对商品内容做手脚,把不值钱的东西打扮得“花枝招展”,“豪礼”也不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知道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在市场上高中档层次商品俱全的情况下,过度包装产品的购买并不是强迫性的,它的盛行也由它的市场决定的。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过度包装产品并不是用来消费,而是含有其他的因素,包括送礼时的“人情”和“面子”。许多礼品柜台的售货员都认为,商品的包装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档次”,买来送人的礼品肯定不能买低档的,不然多没面子。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货卖一张皮”、“面子经济”的产生使得人们对礼品的包装格外重视,进而催生出了“中国式奢侈”这样的畸形消费。

正确的礼文化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控制过度包装可以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便于国际贸易流通。2006年,国家推出了《月饼强制性标准》,中秋月饼成功“瘦身”。然而,对于进一步控制商品的过度包装,除了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外,企业和消费者也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通明认为,“礼尚往来”是中国优良的传统,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在经济发展、思想开放的今天面临着冲击和考验。因而,弘扬正确的礼文化,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尤为重要。

消费者过节选择礼品不应该盲目追求外观的豪华和价格的昂贵,送礼属于维系社会关系的感情投资,关键在于投其所好,而且确实有用。试想,如果消费者对那些有精美包装的商品,多几分理性,多几次拒绝,商家或许也就不用费尽心思做“表面文章”了。而企业应该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减少过度包装也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赖度。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节日礼品消费维权”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_jztg/11344.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