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诈骗员工拿工资触犯法律吗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徐昌水”负责编辑,主要解答一、公司诈骗员工拿工资触犯法律吗 如果该员工积极参与诈骗的,则构成网络诈骗罪,属于诈骗罪共犯,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只是普通员工,没有参与,则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本文有789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一、公司诈骗员工拿工资触犯法律吗
如果该员工积极参与诈骗的,则构成网络诈骗罪,属于诈骗罪共犯,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只是普通员工,没有参与,则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公司存在经济诈骗罪责任认定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新《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确立了哪些重要规则?
公司涉嫌诈骗罪,法定代表人及其股东、主要责任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参与了法人的诈骗,无疑是同案犯,肯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没有参与诈骗,而且对法人的诈骗并不知情,这样就无需承担责任。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诈骗公司,员工没有参与怎么处理
这要根据“员工”在犯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判断。但是,如果确定其是从犯,或者胁从犯,应该依法从轻或者免予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规定,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同时,如果员工确实没有参与诈骗的,司法机关会在核实后免予处罚。
相关知识: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所在公司进行诈骗活动,员工是否会被判罪,其决定因素在于当事人在诈骗活动中起到什么作用,如果员工没有参与诈骗活动,那么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员工参与了诈骗活动,其行为一旦构成从犯或是胁从犯的标准,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公司诈骗员工拿工资触犯法律吗”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99868.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