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土地征收行政复议申请期限?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王永德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08日22时40分03秒
•
阅读人数: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王永德”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在土地征收行政复议中如何确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将直接影响被征收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本着既要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定救济权利又要合理节约社会资源 在行政复议......本文有103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在土地征收行政复议中如何确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将直接影响被征收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本着既要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定救济权利又要合理节约社会资源 在行政复议中如何确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将直接影响被征收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本着既要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定利又要合理节约社会资源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近年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的政策,如征地要实行 两公告 制度,即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和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以确保被征收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因违反法定,致使权利人超过法定60日复议期限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时有发生,那么,该如何确定此类行政行为的复议期限呢 行政机关的告知义务 《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依法应当向有关公民、或者其他组织而未送达的,视为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应当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因此,在土地征收实践中,的内容除了包括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的期限等实体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救济权利和申请救济的途径,如复议权、复议期限等内容。 另外,根据行政行为的特点和性质,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在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已经发布了征地公告,告知了相对人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复议机关、复议期限等,否则就不仅仅是申请人申请如何确定的问题,而是严重的程序违法,行政机关要承担对其更为不利的法律后果。 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起算日期 如何计算复议申请期限不仅涉及行政机关能否正确地行使公权力,而且还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否充分地行使法定的行政复议救济权, 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体现的是 有权利就有救济 的法治原则,偏重于对相对人救济权利的保障,尽可能拓展相对人复议申请期限来保护相对人的救济权、规制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列举了几种特殊情况下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起算方法,对于公告送达法律文书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被申请人能够证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综合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原则及规定,笔者认为,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本着既要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定救济权利又要合理节约社会资源的原则,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确定行政复议申请期限,应当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 如果行政机关作出征地行为后, 没有进行公告,或者公告时没有告知复议权、复议期限的,没有事后补充告知,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征地行为以及复议权、复议期限的,相对人可以随时提起行政复议; 如果行政机关作出征地行为后,没有进行公告,或者公告时没有告知复议权、复议期限,但事后补充告知的,行政复议期限自权利人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如果行政机关作出征地行为后,没有进行公告,或者公告时没有告知复议权、复议期限,但能够证明权利人知道征地行为以及复议权、复议期限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怎样确定土地征收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49022.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