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现行刑事赔偿范围的缺失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袁霄俊”负责编辑,主要解答我国《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刑事赔偿的范围。审判实践中,对以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刑事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的赔偿事由往往超出了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人民......本文有1006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我国《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了刑事赔偿的范围。审判实践中,对以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刑事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的赔偿事由往往超出了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范围,人民法院以无法律依据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对此,赔偿请求人反响强烈,人民法院也感觉无奈。其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是:
一、对有罪但不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判处死刑并已执行的情形,国家是否应予赔偿,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无罪的人判处死刑并已执行的情形,国家应当予以赔偿不存在异议。但从规定国家赔偿范围之刑事司法赔偿范围的第15条来看,其中并没有包括“有罪但不应当判处死刑的人被判处死刑且已执行的情形”,而根据立法体例来看,国家赔偿范围中的刑事赔偿范围只应规定在国家赔偿法的第3章第1节。根据该部分规定,国家赔偿法是将上述情形排除在外的。有人认为“有罪但不应当判处死刑的人被判处死刑已经执行的情形”可以适用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项的规定,即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笔者认为不妥,从立法体例上来看,属于国家赔偿范围内的情形应纳入赔偿范围的章节中,由于上述情形属于刑事赔偿的内容,因此只应当规定在国家赔偿法中第3章第1节,即刑事赔偿的赔偿范围之中,并且只有在这一节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才可以在以后的规定中涉及到赔偿标准和费用问题。
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轻罪,实际执行的刑期已超过改判后的刑罚的情况,对被告人超期执行的这段刑期是否应给予刑事赔偿由于我国国家赔偿法贯彻无罪羁押赔偿原则,这一部分同样不能给于赔偿。但这种情形严重侵犯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剥夺了被告人根据宪法和基本法律所享有的人身自由。将“轻罪重判,且执行期限已超过改判后刑期案件”排除在国家赔偿范围之外,无论在法理上,还是从实现司法正义、公平的价值角度而言都是不适当的,国家赔偿法显然应当将该部分纳入其中。世界上不少国家的立法是将这部分案件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之中的。这些国家的立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家赔偿法,加强对公民人权的司法保护很有启示。
三、无罪的人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是否应予赔偿,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根据其原则、精神,是将该部分排除在国家赔偿之外,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几个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根据国家赔偿法第 26条、第27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人被依法改判无罪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赔偿请求人在判决生效前被羁押的,依法有权取得赔偿。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虽然较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为轻但其仍然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影响很大,因为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都是国家对被告人认定有罪并处以的刑罚,是国家刑罚权的具体运用。如果不予以法律救济,无论从法律上还是从道德上都是不公平的,对被告人也是不公正的。
四、对无罪的人错误定罪,但没有予以羁押的情况是否应予赔偿我国国家赔偿法没有规定,但根据无罪羁押赔偿原则,该部分同样不能赔偿。这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
五、无罪的人被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情形,是否应予赔偿根据“有损害便有救济”的原则,国家应当予以赔偿,但我国国家赔偿法同样将其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加强人权保护,扩大国家赔偿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国家赔偿法中应当对“轻罪重判,执行刑期已超过改判后的刑罚的案件”,“有罪但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入被判处死刑已经执行”的情形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内;对无罪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的案件等作出明确规定,将其纳入国家赔偿法中,但对其赔偿标准及数额可作出灵活规定。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略论现行刑事赔偿范围的缺失”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4897.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