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与社会控制初探
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曹鹏程精选
主要从事:律师事务所(公司)担任职业律师一职,拥有多年的法律服务经验,可以一对一帮您解答问题(24小时在线),我就是您的法律援助!
•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6日19时36分01秒
•
阅读人数: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曹鹏程”负责编辑,主要解答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本文有1088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 一、未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念界定
“违法”与“犯罪”在我国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未成年人违法”与“未成年人犯罪”是有严格的区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所谓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行为危害他人和社会,但其危害程度轻微,虽构成违法,却未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所谓未成年人犯,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监狱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是指已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已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即少年犯。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少数由于具有突发性外,大多数都具有较明显的蜕变过程。典型的过程就是从兴趣爱好发生不良变化到思想意识上出现一些不健康或错误的东西,进一步发展到形成不良品德,从而表现出一些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最后触犯刑律,走上犯罪道路,从轻微犯罪发展到严重犯罪。未成年人从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开始,内化为主观方面的思想、观念的错误,进一步外化为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一个逐步升级、逐步蜕变的过程。当未成年人由于主观、客观因素而逐步形成犯罪习惯后,如果没有有力的早期预防和社会控制手段,其将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歧途。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可以认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当犯罪习惯形成以后,便具有诱导功能和催化剂作用,每当遇到适当的情景,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便会自动地或有意识地去犯罪。
二、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与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从1987年以来,未满18岁的作案成员的绝对数一直持续上升。 全国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 少年罪犯1993年为24308人,1995年为35832人,比1993年增加了3424人。研究表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少年犯罪逐年增多,有些地方增幅超过30‰以上。(注:《中国法律年鉴》1985年本。)调查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犯罪主体的年龄有所提前:10岁至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4—17岁成为犯罪所谓高峰年龄,18岁以后成为犯罪主力军,并且多为结伙犯罪,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
对于已满14周岁而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日渐成熟,初步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袭。正是由于这一年龄段的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实施的犯罪往往与成年人犯罪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
1.犯罪主体呈现出“六多”态势。从少年违法犯罪主体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身份等构成情况来看,一是文化水平低的多;二是低龄主体有增多趋势;三是女性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并在整体少年违法犯罪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四是独生子女违法犯罪增多,仅1993年在全国查获的在校生犯罪人员中80%是独生子女;五是辍学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六是重新违法犯罪的增多,近年来,我国每年查获的少年作案成员中,重犯率在30%左右。(注:赖修桂《少年违法犯罪及其防治初探》(《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第86页)。)
2.未成年人进行严重犯罪日益突出。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形势严峻。据有关统计,某省1994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杀人、抢劫、强奸、重伤和重特大盗窃罪的分别比1993年同期增加50%、40%、11%、9%和27%。在全国法院审理判决的未成年犯中,严重犯罪所占比重1992年为21493人,1993年为22204人,1994年为24885人,1995 年为23328人。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念界定
“违法”与“犯罪”在我国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未成年人违法”与“未成年人犯罪”是有严格的区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所谓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行为危害他人和社会,但其危害程度轻微,虽构成违法,却未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所谓未成年人犯,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和监狱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是指已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已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即少年犯。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除少数由于具有突发性外,大多数都具有较明显的蜕变过程。典型的过程就是从兴趣爱好发生不良变化到思想意识上出现一些不健康或错误的东西,进一步发展到形成不良品德,从而表现出一些不道德行为、违纪行为、违法行为,最后触犯刑律,走上犯罪道路,从轻微犯罪发展到严重犯罪。未成年人从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开始,内化为主观方面的思想、观念的错误,进一步外化为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一个逐步升级、逐步蜕变的过程。当未成年人由于主观、客观因素而逐步形成犯罪习惯后,如果没有有力的早期预防和社会控制手段,其将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歧途。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观点,可以认为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当犯罪习惯形成以后,便具有诱导功能和催化剂作用,每当遇到适当的情景,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便会自动地或有意识地去犯罪。
二、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与趋势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从1987年以来,未满18岁的作案成员的绝对数一直持续上升。 全国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 少年罪犯1993年为24308人,1995年为35832人,比1993年增加了3424人。研究表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少年犯罪逐年增多,有些地方增幅超过30‰以上。(注:《中国法律年鉴》1985年本。)调查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犯罪主体的年龄有所提前:10岁至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4—17岁成为犯罪所谓高峰年龄,18岁以后成为犯罪主力军,并且多为结伙犯罪,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发展。
对于已满14周岁而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日渐成熟,初步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袭。正是由于这一年龄段的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实施的犯罪往往与成年人犯罪具有不同的特征。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
1.犯罪主体呈现出“六多”态势。从少年违法犯罪主体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身份等构成情况来看,一是文化水平低的多;二是低龄主体有增多趋势;三是女性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并在整体少年违法犯罪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四是独生子女违法犯罪增多,仅1993年在全国查获的在校生犯罪人员中80%是独生子女;五是辍学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六是重新违法犯罪的增多,近年来,我国每年查获的少年作案成员中,重犯率在30%左右。(注:赖修桂《少年违法犯罪及其防治初探》(《法律科学》1998年第2期第86页)。)
2.未成年人进行严重犯罪日益突出。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形势严峻。据有关统计,某省1994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杀人、抢劫、强奸、重伤和重特大盗窃罪的分别比1993年同期增加50%、40%、11%、9%和27%。在全国法院审理判决的未成年犯中,严重犯罪所占比重1992年为21493人,1993年为22204人,1994年为24885人,1995 年为23328人。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与社会控制初探”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24830.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