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哪些情况
[导读]:本文所有内容由法律领域专业人士“杨卫祥”负责编辑,主要解答单位犯罪是我国近年来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类犯罪违法行为,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有些主体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不能够成为这类犯罪的主体。下面小编就不能......本文有962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单位犯罪是我国近年来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类犯罪违法行为,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有些主体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不能够成为这类犯罪的主体。下面作者就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哪些情况,这类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怎么可能成为单位的犯罪主体了,他都没有法人资格他就不是企业,这是矛盾的,所以,他不是企业,法人资格,他就称不上单位犯罪。
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但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单位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 体的各个部门。”按此解释,单位不仅指机关、团体等本身, 还指其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由于《刑法》总则第30条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几乎虚化得不成其为单位犯罪的概念,只是对单位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宣言式规定。因而,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界定,在司法界认识不尽一致。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界定
「法律法规」相关推荐: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处罚原则是什么
关于单位犯罪的概念,目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
1、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 的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主要区别;
(2)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
(3)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2、单位犯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单位犯罪的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是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
(2)单位犯罪在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并具有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心态;(3)单位犯罪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这是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将“以单位名义”作为单位犯罪的特征之一,尚不够完整、科学。因为单位犯罪并不一定都要以单位的名义实施,如单位秘密绕关走私就是如此。相反,自然人打着单位的旗号,为谋取个人私利而实施犯罪的,则应按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单位犯罪的有关规定处罚。
二、单位犯罪的主体结构
单位犯罪的主体如何理解,在刑法理论界主要有二种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法人犯罪中,实际上是一个犯罪(即法人犯罪),两个犯罪主体,两个刑罚主体(在两罚制的情况下)或者一个刑罚主体(在单罚制情况下)。其理由是,犯罪主体必须与受刑主体同一,单一的犯罪主体只能有单一的受刑主体,双重的犯罪主体则应当有双重的受刑主体与之相对应。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采取的主要是双罚制的原则,决定了其犯罪主体也必然是二元的。否则,双罚制的规定就使罪与刑的关系发生了背离,与罪责自负、刑止于一身等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相悖。
2、第二种观点主张,单位和自然人在单位犯罪中融为一体,结合成为一个犯罪主体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在单位犯罪中是不可分割的,是单位团体和其成员彼此异质的两部分构成的一个复合体,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两个部分在单位犯罪中不是分工的关系,而是彼此融合和互为表里的关系。即单位中的自然人把犯罪单位化;而单位则通过有关的自然人实施犯罪。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具备法人规定的私营企业,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主要是应为这类企业在我国还不是具有法人性质的企业,我国的相关办理案件的部门,对这类企业不予认可单位形式。
友情提示:以上就是关于“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哪些情况”的所有内容,如有差错,请读者自行判断本文内容的正确性。如若转载或引用,请您注明出处:https://www.weigepro.net/about/111014.html,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分享。
- 全部评论(0)
欢迎进入365法律网,我们每天24小时更新最新的法律相关信息,帮助您快速了解更多法律法规知识。